鼻窦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眶内并发症(如眶蜂窝织炎、眶内脓肿)、其他并发症(如骨髓炎、海绵窦血栓形成、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同并发症有其相应发生机制和对患者的影响,儿童因自身生理特点,在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中可能面临更严重后果。
一、颅内并发症
(一)硬脑膜外脓肿
1.发生机制:鼻窦炎症可蔓延至颅内,引起硬脑膜外间隙的化脓性炎症。例如,筛窦炎的感染可能通过筛窦顶部的骨板侵犯硬脑膜外间隙。
2.影响:患者可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脓肿可能扩大,压迫脑组织,导致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等。儿童由于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感染更易扩散至颅内。
(二)硬脑膜下脓肿
1.发生机制:鼻窦炎症进一步侵袭,可引发硬脑膜下脓肿。炎症刺激硬脑膜下腔,导致脓性渗出物积聚。
2.影响:患者会有持续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等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偏瘫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对于儿童,因其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特点,感染扩散可能更快,症状可能更隐匿且发展迅速。
(三)化脓性脑膜炎
1.发生机制:鼻窦感染的细菌等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蔓延进入蛛网膜下腔,引发化脓性脑膜炎。
2.影响:患者会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颈项强直、意识改变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脑实质损害、脑积水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儿童患化脓性脑膜炎时,由于其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凶险,预后也可能受到更大影响。
(四)脑脓肿
1.发生机制:鼻窦感染灶的细菌等病原体可经血液循环播散至脑部,形成脑脓肿。例如,上颌窦炎的感染可能通过静脉回流进入颅内,在脑内形成脓肿。
2.影响:患者会有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表现,如脓肿较大,可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引起脑疝,危及生命。儿童脑脓肿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且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较高。
二、眶内并发症
(一)眶蜂窝织炎
1.发生机制:鼻窦炎症可向眶内蔓延,引起眶蜂窝织炎。如筛窦炎的感染可通过筛骨纸板侵犯眶内,导致眶内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影响:患者表现为眼部红肿、疼痛、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等更严重并发症。儿童眶蜂窝织炎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影响眼球发育,导致视力永久性损伤。
(二)眶内脓肿
1.发生机制:眶蜂窝织炎进一步发展可形成眶内脓肿,炎症局限化,在眶内形成脓性病灶。
2.影响:除了眶蜂窝织炎的症状加重外,脓肿压迫眶内结构,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严重下降等,对眼部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儿童眶内脓肿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因为眼部结构脆弱,感染可能迅速扩散。
三、其他并发症
(一)骨髓炎
1.发生机制:鼻窦炎症可累及鼻窦周围的骨质,引起骨髓炎。例如,额窦炎可导致额骨骨髓炎。
2.影响:患者会有局部骨质疼痛、肿胀,长期不愈的伤口等表现,影响面部外观和鼻窦功能。儿童的颅骨骨质较薄,骨髓炎的发生可能影响颅骨的正常发育。
(二)海绵窦血栓形成
1.发生机制:鼻窦感染的细菌可经静脉回流进入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
2.影响:患者出现高热、头痛、眼眶周围及面部静脉怒张、眼球突出、眼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儿童由于血液循环特点,海绵窦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快。
(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1.发生机制:鼻窦炎严重时,病原体及其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2.影响: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影响多个脏器功能。儿童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其机体对感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