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推测原发疾病,体格检查发现呼吸和循环系统相应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血清学等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和CT,心电图有右心室肥大改变,超声心动图是重要无创检查,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综合多方面检查进行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基础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反复咳嗽、咳痰、喘息病史;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能有职业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病史;胸廓畸形患者可能自幼存在胸廓发育异常情况等。通过病史采集初步推测可能导致肺心病的原发疾病。
二、体格检查
1.呼吸系统体征:可发现原发肺部疾病的相应体征,如COPD患者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呼气延长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能有Velcro啰音等。
2.循环系统体征: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体征,如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如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血气分析:肺心病患者常存在呼吸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可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H值可降低等。
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右心衰竭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肾功能损害相关指标异常(如尿素氮、肌酐升高等)。
2.血清学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提示有心功能不全,但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四、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肺部原发疾病的表现:如COPD患者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气肿表现(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膈低平)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网格状、结节状阴影等。
肺心病的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右心室增大表现为心尖上翘等。
2.胸部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如肺部血管的情况、肺气肿的细微改变、肺动脉的形态等。对于肺动脉的观察更具优势,可准确测量肺动脉直径等,有助于评估肺动脉高压程度。
对右心室大小的评估也更为精确,能发现右心室壁增厚等右心受累表现。
五、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V1导联R/S≥1;aVR导联R/S≥1;V1-V3导联呈QS、Qr、qr(酷似心肌梗死,应注意鉴别);肺型P波,P波高尖≥0.25mV,在Ⅱ、Ⅲ、aVF导联明显等。
六、超声心动图检查
是诊断肺心病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右心室和右心房的大小,测量肺动脉收缩压等。主要指标有: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5mm,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肺动脉收缩压≥30mmHg等。通过超声心动图还可评估三尖瓣反流速度来间接计算肺动脉收缩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肺心病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相关。在病史采集中要详细询问母亲孕期情况、出生时有无窒息等情况。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可较好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肺心病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老年患者:老年肺心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耐受性,例如心电图检查要注意有无心律失常等老年常见心脏问题的干扰;超声心动图检查要仔细操作以获取准确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数据;在病史采集中要全面了解其既往多种疾病的治疗情况等。同时,老年患者右心衰竭时的表现可能不典型,要综合多方面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