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诊断需综合多方面:采集病史要问职业、环境、既往病及药物史;评估症状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等且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体格检查可闻Velcro啰音、看杵状指等且不同性别有不同重点;影像学中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晚期有相应表现,HRCT是重要手段且不同年龄表现有别;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检查中TBLB可能组织少难诊断,SLB是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综合各方面评估来准确诊断肺纤维化。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是肺纤维化诊断的重要起始步骤。要了解患者是否有职业接触史,比如长期接触石棉、煤尘等粉尘;是否有环境暴露因素,例如居住环境中是否存在霉菌等过敏原接触情况;还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像是否曾患过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为很多结缔组织病都可能继发肺纤维化;此外,药物使用史也需关注,某些药物如胺碘酮等也可能引发肺纤维化。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其病史特点可能不同。比如老年男性长期吸烟的话,需警惕吸烟相关的肺纤维化;育龄女性若有结缔组织病相关表现,则要排查结缔组织病继发肺纤维化的可能。
二、症状评估
肺纤维化患者常见的症状有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还可能伴有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肺纤维化相对少见,若出现可能有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被掩盖或加重。
三、体格检查
1.肺部体征:可闻及吸气末的Velcro啰音,这是肺纤维化比较典型的体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2.其他体征:还需检查患者的指端情况,看是否有杵状指,这在一些肺纤维化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性别患者的体格检查重点可能因疾病相关因素有所不同,比如女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患者可能有皮肤病变等体征表现。
四、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晚期可见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状阴影,肺容积缩小等表现。但胸部X线对于早期肺纤维化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低。
2.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肺纤维化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典型表现为双肺胸膜下、基底部分布为主的网格状、蜂窝状改变,伴有牵引性支气管扩张和细支气管扩张等。HRCT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微结构,对于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等都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的HRCT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肺纤维化的HRCT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分析。
五、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多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即肺活量(VC)、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降低,一秒率(FEV/FVC)正常或增高。
2.弥散功能:弥散功能明显降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与肺泡通气量(VA)之比(DLCO/VA)下降。肺功能检查对于评估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肺功能指标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肺纤维化患者会出现上述典型的肺功能改变。
六、组织病理学检查
1.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于部分肺纤维化患者可获取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但获取的组织可能较少,有时难以明确诊断。
2.外科肺活检(SLB):包括开胸肺活检、胸腔镜肺活检等,是诊断肺纤维化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肺组织的病理类型,如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等,对于确诊肺纤维化及判断其病理类型具有重要价值。特殊人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需特别注意,比如儿童进行肺活检要充分评估风险,选择合适的活检方式,以最小的创伤获取诊断所需的组织标本。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肺功能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才能准确诊断肺纤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