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有多种症状表现,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泻(大便次数多、性状多样,受饮食、生活方式等影响)、腹痛(部位多在下腹或左下腹,性质多样,受肠道炎症、情绪等影响);全身症状有乏力(因肠道炎症致机体应激、营养吸收不良等,不同年龄表现不同)、消瘦(肠道吸收功能受损,饮食摄入不足可加重);其他症状包含里急后重(直肠受炎症刺激所致,受肠道炎症、心理因素影响)、发热(机体对炎症的免疫反应,炎症程度、自身免疫力影响发热情况)。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
表现: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腹泻症状较为常见,大便次数增多,可为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黏液便,严重者可出现脓血便。例如,部分患者大便中带有明显的黏液,甚至可见血液与粪便混合。腹泻的发生与肠道炎症导致的肠道蠕动加快、吸收功能障碍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腹泻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后果,需密切关注。
影响因素:饮食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生冷食物后,可能诱发或加重腹泻。生活方式方面,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腹泻发作。有基础肠道病史的患者,腹泻症状可能更易反复。
2.腹痛
表现:腹痛也是慢性结肠炎常见症状,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或左下腹,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疼痛较轻,可忍受;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疼痛具有一定规律性,部分患者在排便前腹痛加剧,排便后疼痛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腹痛无明显规律。对于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妇科疾病导致的腹痛相鉴别,避免误诊。
影响因素:肠道炎症刺激肠道神经是引起腹痛的主要原因。情绪因素对腹痛也有影响,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加重腹痛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腹痛部位和性质,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来判断。
二、全身症状
1.乏力
表现: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肠道慢性炎症导致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能量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不同年龄的患者乏力表现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乏力症状更为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儿童患者则可能表现为活动较同龄儿童减少,容易疲倦。
影响因素:营养吸收障碍是导致乏力的重要因素,由于肠道炎症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机体缺乏足够的营养供应,从而出现乏力。疾病的病程长短也会影响乏力程度,病程较长的患者往往乏力症状更严重。
2.消瘦
表现:慢性结肠炎患者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损,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吸收利用,长期以往可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儿童患者如果出现消瘦,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
影响因素:肠道炎症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是消瘦的主要原因。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也与之相关,如果患者食欲不佳,摄入营养物质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消瘦程度。
三、其他症状
1.里急后重
表现:患者有排便不尽感,总有想要排便却排不干净的感觉。这是由于直肠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频繁发出排便信号,但实际排便量不多。里急后重症状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在直肠型慢性结肠炎患者中更为明显。
影响因素:肠道炎症累及直肠时容易出现里急后重症状。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里急后重的感受,过度关注排便情况可能会加重这种不适感觉。
2.发热
表现:部分慢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当肠道炎症较为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儿童患者对发热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低热也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影响因素:肠道炎症的严重程度是发热的重要影响因素,炎症越重,发热的概率可能越高且体温可能越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也与发热相关,免疫力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发热且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