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有呼吸系统和心功能不全相关症状及体征表现。呼吸系统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有心悸、气短、乏力。体征上呼吸系统有原有肺部疾病体征、肺动脉高压体征、右心室肥大体征;心功能不全有右心衰竭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下肢水肿、胸水腹水等。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慢性肺心病患者多有长期慢性咳嗽病史,急性发作期咳嗽加剧。其机制主要是支气管-肺组织反复感染、炎症刺激气道黏膜,导致黏液分泌增加,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例如,长期吸烟的肺心病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持续损伤气道,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更容易出现咳嗽症状。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呈脓性。这是因为气道炎症时,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增生肥大,分泌亢进,同时纤毛运动减弱,痰液排出受阻而积聚。如合并细菌感染时,痰液可转为脓性,这与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加重,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刺激黏液分泌有关。
3.呼吸困难:早期在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主要是由于肺部病变导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肌疲劳等。例如,肺心病患者存在肺泡弹性减退、气道狭窄等情况,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导致呼吸困难。老年人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若合并肺心病,呼吸困难症状往往更为明显。
(二)心功能不全症状
1.心悸:患者可感觉心跳加快、心慌,这与心脏功能受损,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以维持心输出量有关。当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组织灌注不足,心脏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从而引起心悸症状。
2.气短:在活动或安静状态下均可能出现气短,是心功能不全导致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的表现。例如,肺心病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肺淤血加重,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导致气短。女性患者在同等病情下,可能因体质等因素对气短的感受和表现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心功能不全的体现。
3.乏力: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机体能量代谢障碍,患者常感到乏力。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的肺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二、体征表现
(一)呼吸系统体征
1.原有肺部疾病体征: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闻及双肺散在干湿啰音;肺气肿患者可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等体征。这些体征是基础肺部疾病的表现,与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长期吸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的病理改变更为明显,相应体征也更显著。
2.肺动脉高压体征: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这是因为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瓣关闭有力所致。例如,肺心病患者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刺激肺动脉瓣,导致第二心音亢进。
3.右心室肥大体征: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多提示右心室肥大。这是由于右心室扩大,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引起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脏搏动是右心室搏动增强的表现。
(二)心功能不全体征
1.右心衰竭体征
颈静脉怒张:因右心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导致颈静脉充盈、怒张。正常人在平卧时颈静脉充盈不超过锁骨上缘与下颌角连线的下2/3处,肺心病右心衰竭患者颈静脉怒张,超过此范围。
肝大且有压痛:肝脏淤血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即压迫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这是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的重要体征,肝大是由于体循环淤血导致肝脏血液回流受阻,淤血肿大;压痛是因为淤血引起肝脏组织缺氧、炎症反应等。
下肢水肿:多为对称性可凹性水肿,始于身体低垂部位,如足部、踝部,病情加重时可蔓延至全身。这是由于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回流受阻。老年人由于下肢静脉瓣功能减退等因素,下肢水肿可能更为明显且消退较慢。
胸水和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胸水和腹水,胸水多为双侧,也可为单侧,腹水则是由于腹腔脏器淤血等原因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