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使用呼吸机目的是改善通气等,分无创和有创呼吸机及选择情况,使用中要监测生命体征和通气参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有不同注意事项,使用后要做好气道护理和预防并发症及营养支持。
一、肺心病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肺心病患者使用呼吸机主要是为了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呼吸肌疲劳。例如,当肺心病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如PaO明显降低(低于60mmHg),或PaCO明显升高(高于50mmHg),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时,呼吸机可以辅助或控制患者的呼吸,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维持机体的氧合和酸碱平衡。
二、呼吸机的类型及选择
1.无创呼吸机
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能够配合的肺心病患者,可首先考虑无创呼吸机。它通过鼻罩或面罩与患者连接,不需要建立有创的人工气道。无创呼吸机可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但无创呼吸机对患者的配合度有一定要求,需要患者能够自主配合呼吸,并且能够较好地密封面罩,以保证有效的通气。
在年龄方面,对于儿童肺心病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和呼吸功能与成人不同,使用无创呼吸机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评估是否适用,并且要密切观察使用过程中的反应。
2.有创呼吸机
当患者病情严重,如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肌疲劳无法维持有效通气、严重的呼吸衰竭经无创呼吸机治疗无效等情况时,需要使用有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能够更精确地控制通气参数,但有创通气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在选择有创呼吸机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来调整通气模式和参数。
三、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的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是重要的监测指标,正常应维持在90%以上。如果血氧饱和度下降,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对于不同年龄的肺心病患者,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的心率相对较快,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这些差异,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2.通气参数监测
监测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通气参数。潮气量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等因素来设置,成人一般为6-8ml/kg。呼吸频率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呼吸频率,延长呼气时间,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同时,要监测气道压力等指标,避免气道压力过高导致气压伤等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1.儿童肺心病患者
儿童的气道相对狭窄,在使用呼吸机时,要选择合适规格的气管插管或面罩,并且要更加轻柔地操作,避免损伤气道。在通气参数设置上,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精确计算,因为儿童的呼吸生理与成人不同,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是否有烦躁、呼吸不协调等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老年肺心病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使用呼吸机时,要注意血压的变化,因为呼吸机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循环系统。同时,老年患者的气道黏膜相对脆弱,使用呼吸机时要注意气道的湿化,防止气道干燥、出血等情况。另外,老年患者的认知和配合能力可能相对较差,需要更加注重护理,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五、使用呼吸机后的护理要点
1.气道护理
无论是无创还是有创通气,都要做好气道的护理。对于有创通气的患者,要定期进行气道湿化,可通过气道内滴注生理盐水、使用雾化器等方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堵塞气道。对于无创通气的患者,要注意面罩的清洁和密封情况,避免分泌物堵塞面罩接口等。
2.预防并发症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要的护理内容。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吸痰时的无菌操作等。对于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定期评估撤机的可能性,逐步尝试撤机,减少呼吸机依赖。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肺心病患者本身处于高代谢状态,使用呼吸机时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