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脾虚寒可通过饮食调理、中医食疗方、生活方式调整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调理。饮食上吃温热性质食物、避生冷寒凉;有姜枣茶、砂仁猪肚汤等食疗方;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儿童、老年人、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理
1.温热性质食物
南瓜:南瓜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研究表明,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为脾胃虚寒者提供营养支持,且易于消化吸收。可将南瓜蒸煮后食用,如做成南瓜粥,取适量南瓜去皮切块,与大米一同煮粥,煮至南瓜软烂即可。
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山药含有淀粉酶等多种有益酶类,能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胃脾虚寒者,可将山药做成山药糊,山药去皮蒸熟后捣成泥状,加入适量温水调成糊状,也可加入少量红糖调味。
桂圆:桂圆性温,有补益心脾的功效。胃脾虚寒且伴有心脾两虚表现,如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的人群适合食用。桂圆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煮粥,如桂圆红枣粥,取适量桂圆、红枣与大米煮粥,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2.避免生冷寒凉食物
像冰淇淋、生鱼片、冷饮等生冷食物会加重胃脾虚寒的症状。因为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减弱。例如,大量食用冰淇淋后,可能会出现胃脘冷痛、腹泻等不适,所以胃脾虚寒者应尽量避免此类食物的摄入。
二、中医食疗方
1.姜枣茶
材料为生姜和大枣。生姜性温,能温中止呕、散寒解表,大枣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做法是取生姜3-5片,大枣5-7枚,将大枣掰开,与生姜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后饮用。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功效,适合胃脾虚寒、怕冷、胃脘隐痛的人群饮用。但对于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不宜长期大量饮用。
2.砂仁猪肚汤
材料有砂仁、猪肚。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作用,猪肚能补虚损、健脾胃。做法是将猪肚洗净,砂仁打碎后放入猪肚内,用线扎紧猪肚口,放入锅中加水炖煮,直至猪肚熟烂。此汤有温中和胃、健脾益气的功效,胃脾虚寒者食用可改善消化不良、胃脘胀满等症状。不过,对猪肚过敏者不宜食用,且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材的清洁卫生。
三、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胃脾虚寒的调理很重要。一般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脏腑功能的调节,若长期熬夜,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加重胃脾虚寒的情况。例如,长期熬夜的人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胃脾虚寒相关症状,所以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
2.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像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比较适合胃脾虚寒者。散步可以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左右进行,每次散步20-30分钟,速度不宜过快,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宜。太极拳则可以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通过缓慢的动作和呼吸调节,能增强脾胃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例如,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时,可选择简化的太极拳套路,避免过于剧烈的动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胃脾虚寒时,在饮食调理上要更加注意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式。例如,儿童不宜食用过于油腻、生冷的食物,可选择一些易消化的温热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糊等。在生活方式上,要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避免玩耍过度影响脾胃功能。同时,儿童运动要适度,可选择一些适合儿童的轻柔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因运动不当导致脾胃负担加重。
2.老年人
老年人胃脾虚寒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便于消化吸收。比如,将食物煮得更软烂一些,如煮烂的蔬菜、煮得很软的面条等。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因为老年人阳气渐衰,更易受寒冷刺激。在运动方面,老年人可选择慢走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天慢走30分钟左右,但要避免在寒冷、大风等恶劣天气外出运动。
3.女性
女性胃脾虚寒时,除了上述一般调理措施外,要注意月经期间的保暖和饮食。月经期间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可适当饮用一些温热的姜枣茶等。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因为女性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脾胃的运化。例如,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因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胃脾虚寒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