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感染因素如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细菌感染;鼻腔鼻窦解剖异常如鼻窦口阻塞、鼻窦发育异常;变态反应因素包括变应性和非变应性因素;其他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胃食管反流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鼻腔鼻窦炎症持续或难以恢复,从而引发慢性鼻窦炎,不同人群受各因素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一、感染因素
(一)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
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如病毒性感冒后,鼻腔局部的炎症反应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病原体持续存在,炎症可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鼻窦炎。例如,有研究表明,约50%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有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的病史,病毒感染会破坏鼻腔鼻窦黏膜的屏障功能,使细菌更容易定植和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发生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的情况,且儿童鼻腔鼻窦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鼻窦口相对宽大,鼻腔黏膜柔嫩,淋巴组织丰富,更容易受感染影响发展为慢性。
(二)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在鼻腔鼻窦内生长繁殖,引发炎症反应。例如,肺炎链球菌可通过释放毒素和酶,破坏鼻窦黏膜组织,导致炎症持续存在。在成年人中,长期吸烟、接触空气污染等因素会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感染引发慢性鼻窦炎的风险;而对于儿童,不良的生活环境,如居住空间狭小、通风差等,也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增加感染机会。
二、鼻腔鼻窦解剖异常
(一)鼻窦口阻塞
鼻腔鼻窦的窦口较为狭窄,若存在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情况,会引起鼻窦口阻塞。例如,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腔气道不畅,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使鼻窦内的分泌物难以排出,从而容易引发炎症并转为慢性。成年人中,因外伤导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患慢性鼻窦炎的概率相对较高;儿童若存在先天性的鼻窦口狭窄或后鼻孔狭窄等解剖异常,也会影响鼻窦的正常引流,增加慢性鼻窦炎的发生风险。
(二)鼻窦发育异常
部分人存在鼻窦发育不良的情况,如鼻窦气化程度异常等,这会使鼻窦的结构和功能与正常情况不同,更容易发生炎症且难以恢复为正常状态,进而发展为慢性鼻窦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鼻窦发育尚未成熟,若存在发育异常,相比成年人更易受影响出现慢性鼻窦炎相关问题。
三、变态反应因素
(一)变应性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有40%-50%会合并慢性鼻窦炎。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进入鼻腔后,引发Ⅰ型变态反应,导致鼻腔鼻窦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例如,花粉季节时,过敏性鼻炎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会波及鼻窦,长期如此可发展为慢性鼻窦炎。儿童由于接触过敏原的机会较多,且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更容易因变态反应引发慢性鼻窦炎,如对室内尘螨过敏的儿童,若家居环境尘螨控制不佳,患慢性鼻窦炎的可能性较大。
(二)非变应性因素
除了变应性因素外,还有非变应性的鼻腔炎症因素也可导致慢性鼻窦炎,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这些非变应性的鼻腔炎症同样会引起鼻腔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鼻窦的正常功能,导致慢性鼻窦炎的发生。
四、其他因素
(一)免疫功能低下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患慢性鼻窦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此外,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也更容易发生鼻腔鼻窦的感染且难以恢复,从而增加慢性鼻窦炎的发病几率。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尤其是婴幼儿,若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患上慢性鼻窦炎。
(二)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物质刺激鼻腔鼻窦黏膜,会损伤黏膜的纤毛功能和防御机制,使鼻腔鼻窦容易发生感染并转为慢性。例如,在重工业城市生活的人群,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可能高于其他地区。儿童由于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单位时间内吸入污染空气的量相对较多,且鼻腔黏膜娇嫩,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更需关注环境对其鼻腔鼻窦健康的影响。
(三)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物可反流至鼻腔,刺激鼻腔鼻窦黏膜,引发炎症反应。长期的胃食管反流会导致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尤其是一些肥胖人群,由于腹内压较高,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现象,进而增加患慢性鼻窦炎的风险。对于儿童,若存在先天性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等情况,也可能发生胃食管反流,影响鼻腔鼻窦健康,但相对成年人来说,儿童胃食管反流导致慢性鼻窦炎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