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鉴别。与支气管哮喘鉴别从发病年龄与病史、症状特点、肺功能检查等方面;与支气管扩张从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方面;与肺结核从症状特点、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方面;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HRCT表现等方面;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从病史、症状与肺功能等方面,综合各方面因素及不同人群特点进行鉴别以制定合适诊疗方案。
一、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发病年龄与病史: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见于中老年人,吸烟等慢性有害气体暴露史更为常见。
症状特点: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COPD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逐渐进展的呼吸困难,咳嗽常晨间明显,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一般听不到哮鸣音,但合并感染时可闻及湿啰音。
肺功能检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检查显示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FVC较用药前增加≥12%,且FEV绝对值增加≥200ml)或呼气峰流速(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COPD肺功能检查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FVC<70%。
二、与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
症状表现:支气管扩张主要症状为持续或反复的咳嗽、咳痰,多为大量脓痰,部分患者有反复咯血,痰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脓性成分和坏死组织;COPD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一般无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表现。
影像学检查:支气管扩张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等特征性改变;COPD胸部HRCT主要表现为肺过度充气、肺纹理稀疏等,虽也可出现支气管壁增厚,但不如支气管扩张典型。
三、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症状特点: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较常见;COPD主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及气流受限为主要表现,全身症状相对不突出,除非是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感染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肺结核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特定部位的病变,如肺尖、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部位的浸润影、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等;COPD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肺过度充气等改变,一般无肺结核的典型病灶。
病原学检查: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等;COPD则无相应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原学依据。
四、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可伴有鼻窦炎,多数患者有慢性鼻窦炎病史;COPD虽也有咳嗽、咳痰、气短等表现,但一般无鼻窦炎的典型表现。
实验室检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冷凝集试验常呈阳性,冷凝集效价可>1:64;COPD一般无此实验室检查特点。
胸部HRCT表现: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影,呼气相扫描可见“树芽征”等;COPD胸部HRCT表现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不同。
五、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病史方面: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发生于感染后(如病毒性肺炎后)、吸入有害气体、骨髓移植后等情况;COPD多与长期吸烟等慢性有害气体暴露相关。
症状与肺功能: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可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COPD有相似之处,但病因和一些特殊检查可能不同;例如部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检测到特定的细胞或炎症标志物等。
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方式(如吸烟情况等)以及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因素,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准确区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其他类似疾病,以便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在鉴别时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患COPD相对较少,但也需与可能导致儿童呼吸道症状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通过细致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