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同房出血可能由胎盘位置异常(低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宫颈病变(宫颈息肉、宫颈炎)、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引起,不同孕期表现和处理不同,有既往病史、高龄、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需特殊注意。孕早期出血要就医查胚胎等情况;孕中期要查宫颈、胎盘等并据情况处理;孕晚期出血需高度警惕早产等,立即就医;有既往病史孕妇要告知医生并谨慎同房;高龄孕妇更要避免同房,出血积极就医;有出血性疾病孕妇要控病情、避刺激,出血后针对性处理。
低置胎盘: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如果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低置胎盘。怀孕中晚期同房时,子宫受到刺激收缩,可能导致低置胎盘处的血管破裂出血。例如,相关研究表明,低置胎盘孕妇同房后出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胎盘前置状态:在妊娠早期,胎盘位置较低,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但随着孕周增加,有可能胎盘位置会上升恢复正常。不过在孕早期或孕中期胎盘位置相对较低时,同房刺激也可能引发出血。
宫颈病变:
宫颈息肉:孕妇本身有宫颈息肉,同房时息肉受到摩擦容易出血。宫颈息肉是宫颈黏膜的局限性增生形成的肿物,质软易出血。临床观察发现,有宫颈息肉的孕妇在孕期同房后发生出血的情况并不少见。
宫颈炎: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宫颈局部抵抗力可能下降,容易发生宫颈炎。炎症导致宫颈组织充血,同房时容易引起出血。比如,患有宫颈炎的孕妇同房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的现象。
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
孕早期先兆流产:怀孕早期胚胎着床尚不稳定,同房时的机械刺激等可能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导致先兆流产,出现阴道出血。一般还会伴有下腹部隐痛等症状。研究显示,孕早期同房后发生先兆流产导致出血的情况占一定比例。
孕中晚期先兆早产:到了孕中晚期,子宫相对敏感,同房引起子宫收缩,进而可能引发先兆早产,出现阴道出血,同时可能伴有肚子发紧、发硬等宫缩表现。
不同孕期同房后出血的特点及处理建议
孕早期(妊娠1-12周):
特点:孕早期同房后出血,除了考虑上述原因外,还要警惕胚胎发育异常等情况。此时出血颜色可能有鲜红、暗红等不同,量一般相对较少,但也有少数量较多的情况。
处理建议:孕妇应立即停止同房,尽量卧床休息。然后尽快就医,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孕酮水平等。如果是先兆流产引起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保胎治疗,如适当休息、补充孕激素等。同时要避免再次同房,注意观察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
孕中期(妊娠13-28周):
特点:孕中期相对孕早期胚胎着床较稳定,但如果存在胎盘位置异常等情况,同房后出血可能量可多可少。如果是宫颈病变导致的出血,一般是接触性少量出血。
处理建议:首先停止同房,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妇科检查查看宫颈情况,做超声了解胎盘位置等。如果是胎盘位置异常引起的出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卧床休息、必要时住院观察等;如果是宫颈病变,医生会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等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比如轻度宫颈炎可能以局部清洁等保守处理为主。
孕晚期(妊娠28周以后):
特点:孕晚期同房后出血需要高度警惕早产等情况。此时出血可能伴有宫缩,而且如果是胎盘早剥等严重情况,出血可能较多,同时孕妇可能伴有腹痛、子宫压痛等表现。胎盘早剥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会危及母儿生命。
处理建议:孕晚期同房后一旦出现出血,不管量多少,都要立即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胎心监护、超声等。如果是先兆早产,会根据孕周等情况进行保胎等处理;如果考虑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终止妊娠等保障母儿安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既往病史的孕妇:比如既往有宫颈手术史(如宫颈锥切术等)的孕妇,孕期同房后更易出现出血情况。这类孕妇在孕期要提前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在孕期产检时要重点关注宫颈情况,同房时要格外谨慎,一旦出现出血要及时就医,因为既往宫颈手术史可能导致宫颈局部结构异常,同房刺激后更容易出血。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年龄≥35岁)本身孕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包括胎盘位置异常等情况的发生率可能增加。所以高龄孕妇在孕期要更加注意避免同房,减少因同房引起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果发生同房后出血,要更积极及时就医,因为高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更高。
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如果孕妇本身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孕期同房后更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这类孕妇在孕期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同时严格避免不必要的同房刺激,一旦出现同房后出血,除了按照常规情况就医外,还需要针对出血性疾病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补充血小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