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无科学依据证明从来不感冒的人易患癌,从儿童、成年、老年人群体看从来不感冒情况不同,无论是否常感冒,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致癌环境暴露、定期癌症筛查来降低患癌风险。
一、从来不感冒的人是否容易得癌症尚无明确定论
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能确凿证明从来不感冒的人就容易得癌症。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化学致癌物质、物理致癌因素、生物致癌因素等)、免疫系统功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免疫系统方面的关联探讨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人体在应对感冒病毒感染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从理论上来说,正常的免疫监测功能有助于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细胞,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预防癌症起到一定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来不感冒的人免疫系统就完全没有作用或者更易患癌。因为人体还有其他的免疫监视机制来防控细胞的异常增殖,而且癌症的发生是基因突变逐渐累积的结果,即使经常感冒的人,也可能因为基因突变等其他复杂因素患上癌症,反之,从来不感冒的人也可能因为自身的遗传易感性、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等因素面临患癌风险,但不能简单地将从来不感冒与易患癌症划等号。
二、从不同人群角度分析相关情况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的免疫系统处于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儿童从来不感冒,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免疫系统发育异常等问题。例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患儿,可能表现为反复感染或很少感染的情况,这类患儿同时面临着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可能,因为免疫系统的缺陷会影响其对异常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而对于免疫系统发育正常但很少感冒的儿童,也不能直接推断其易患癌症,还需要关注其生活环境等其他因素,如是否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
(二)成年人群体
对于成年人来说,从来不感冒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种情况是自身免疫力非常强大且处于相对洁净的环境中,很少接触到引发感冒的病原体,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依然在正常发挥着对包括癌细胞在内的异常细胞的监视功能。但另一种情况是可能存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比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疾病状态下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也可能出现感冒较少的情况,同时这类人群患癌风险也可能会有变化。另外,长期暴露于高风险致癌环境中的成年人,如长期在化工厂工作接触致癌化学物质的人,不管是否经常感冒,都需要重点关注癌症的预防,包括定期进行癌症筛查等。
(三)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感冒的发生频率可能相对较低。但老年人本身就是癌症的高发人群之一,癌症的发生与老年人细胞修复能力下降、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虽然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炎症)、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对于从来不感冒的老年人,更应该注重通过定期体检等方式来早期发现癌症迹象,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癌症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而定期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癌症。
三、预防癌症的综合措施
无论是否经常感冒,都可以通过以下综合措施来降低患癌风险:
(一)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取,例如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等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减少高脂肪、高盐、腌制、烟熏等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
2.适量运动: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进行免疫监视等功能。
3.戒烟限酒:吸烟是多种癌症的明确危险因素,如肺癌等,应尽量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如肝癌等,要限制饮酒量。
(二)避免致癌环境暴露
1.减少化学物质接触:尽量避免长期接触如甲醛(常见于新装修房屋)、苯(常见于一些工业场所)等致癌化学物质,在工作环境中如果有可能接触到这类物质,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2.防范物理致癌因素:避免长期暴露于过强的紫外线辐射下,做好防晒措施,因为紫外线辐射是皮肤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物质接触,如医疗上不必要的放射检查等。
3.注意生物致癌因素防范:避免长期慢性的细菌、病毒感染,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相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相关等,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相关病原体感染。
(三)定期癌症筛查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个体风险因素,定期进行癌症筛查。例如40岁以上人群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胃镜、肠镜、乳腺钼靶、宫颈癌筛查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癌症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