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引发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脑膜炎、脑脓肿,以及颅外并发症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脓肿;鼻窦炎会导致眶内并发症如眶周蜂窝织炎、眶内脓肿,颅内并发症如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硬脑膜下脓肿,还有骨髓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并发症,且儿童因自身解剖及免疫等特点在这些并发症发生上有相对易患性等特点。
一、中耳炎的并发症
1.颅内并发症
硬脑膜外脓肿:中耳炎感染可通过破坏的骨质蔓延至硬脑膜外,引起硬脑膜外脓肿。儿童由于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等因素,相对成人更易发生。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呕吐、意识改变等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儿童中耳炎患者中,约一定比例会出现硬脑膜外脓肿相关表现,与儿童耳部解剖结构特点及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关,儿童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局限能力相对较弱,使得感染更容易扩散至颅内。
脑膜炎:细菌感染经中耳病变处侵犯脑膜引发脑膜炎。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儿童患中耳炎后发生脑膜炎的风险较高,因为儿童的血-脑屏障功能相对不完善,耳部感染的细菌更易进入脑脊液。如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儿童中耳炎病例中,脑膜炎的发生率虽因地区等因素有所差异,但总体有一定比例,与儿童耳部感染灶与脑膜的解剖学关系密切相关,中耳与颅内通过一些潜在的通道相连,感染容易由此途径波及脑膜。
脑脓肿:是中耳炎严重的颅内并发症之一。细菌在脑内形成脓肿,可导致局部脑组织受压,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儿童由于其脑部发育特点,脑脓肿发生后对脑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其发生机制是中耳感染的细菌栓子经血液循环或直接蔓延至脑内形成脓肿,与儿童耳部感染的细菌毒力、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儿童免疫状态相对不稳定,当耳部感染较重时,细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脑部。
2.颅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炎症穿破乳突尖的骨皮质,脓液积聚在耳后骨膜下形成脓肿。表现为耳后红肿、疼痛,可触及波动感。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相对常见,因为儿童乳突气房发育较早,且耳部感染时炎症容易向耳后扩散,儿童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耳后有红肿包块等表现。
颈部贝佐尔德脓肿:乳突尖部的脓液穿破乳突尖内侧的骨膜,流入胸锁乳突肌深面,在颈侧形成脓肿。患儿可出现颈部疼痛、肿胀,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儿童发生颈部贝佐尔德脓肿时,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相对儿童较为稚嫩,脓肿可能会影响颈部的正常活动,需要及时处理。
二、鼻窦炎的并发症
1.眶内并发症
眶周蜂窝织炎:鼻窦炎症累及眶周组织引起眶周蜂窝织炎。表现为眼睑红肿、疼痛,眼睑下垂等。儿童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儿童鼻窦发育尚未完善,鼻窦炎症更容易波及眶周。例如,儿童患鼻窦炎后,若治疗不及时,炎症可通过鼻窦与眼眶之间的薄骨板扩散至眶周,导致眶周蜂窝织炎,影响患儿眼部外观及功能,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眼部情况,及时干预。
眶内脓肿:鼻窦感染进一步加重可形成眶内脓肿,可引起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儿童眶内脓肿的发生与儿童鼻窦解剖结构特点有关,儿童鼻窦开口相对宽大,鼻窦黏膜较嫩,感染容易向眶内蔓延。一旦发生眶内脓肿,对儿童视力等方面的影响较大,需要紧急处理,如进行脓肿穿刺引流等操作。
2.颅内并发症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窦感染可经静脉回流途径累及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以及眼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的眼球突出、眼睑及球结膜水肿等。儿童患鼻窦炎时,由于其静脉系统特点,感染更容易向海绵窦蔓延,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是非常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可危及生命。这与儿童面部静脉无瓣膜等解剖因素有关,使得鼻窦感染的细菌容易通过静脉逆流进入海绵窦。
硬脑膜下脓肿:鼻窦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硬脑膜下脓肿,患儿可出现头痛、发热、癫痫发作等症状。儿童发生硬脑膜下脓肿的风险与儿童鼻窦感染的严重程度、机体免疫状态等相关,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对鼻窦感染的控制能力有限,容易导致感染扩散至颅内形成硬脑膜下脓肿。
3.其他并发症
骨髓炎:鼻窦附近的骨质可因鼻窦炎而发生骨髓炎,如额骨骨髓炎等。儿童鼻窦周围骨质相对较薄,发生骨髓炎时可能影响骨质的正常发育,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额骨骨髓炎若发生在儿童时期,可能会影响额部的外形及颅骨的正常生长。
下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部,可刺激下呼吸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儿童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因鼻窦炎分泌物倒流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且病情可能较成人更为严重,需要注意对鼻窦炎患儿下呼吸道情况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