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症状及调理

来源:民福康

脾虚在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儿童常见食欲不振、体型偏瘦等;成年人有消化不适、乏力等;老年人易食少腹胀、肢体浮肿等。调理包括饮食上选合适食物、避生冷油腻等;生活方式上儿童保证睡眠、适度活动等,成年人合理作息、适度运动等,老年人作息规律、适度轻柔运动等;中医特色调理有推拿按摩如儿童补脾经等,艾灸如儿童艾灸足三里等。

一、脾虚的症状

(一)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常见食欲不振,不想吃饭,体型可能偏瘦,面色萎黄,容易腹胀,大便稀溏且次数增多,还可能伴有精神倦怠、容易疲倦、睡觉不安稳等表现。比如一些家长发现孩子长期吃饭量少,形体较同龄人瘦弱,大便不成形。

成年人:消化系统方面可能有胃脘部胀满不适,尤其是进食后更为明显,大便或溏或黏腻不爽,还可能出现乏力、气短、精神萎靡等情况,女性可能会有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等;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老年人:脾虚时消化功能更弱,易出现食少,稍微进食多点就腹胀,大便干结难解但又不是真正的干结,是一种虚性的便秘,还可能有肢体浮肿,尤其是下肢,畏寒怕冷等表现,因为老年人阳气渐衰,脾虚后更易阳虚。

(二)常见典型症状

消化功能相关:脾胃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无力,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出现纳呆(食欲不佳)、腹胀,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则会产气增多,出现嗳气、反酸等,大便异常,如溏泄或者便秘(虚秘)。

全身表现:气血生化不足,全身失于滋养,所以会有乏力、气短、面色无华等,中医讲“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失养,可能出现肢体倦怠,活动耐力下降。

二、脾虚的调理

(一)饮食调理

食物选择:

儿童:可多吃山药,山药性平,能健脾益胃,可做成山药粥,易于消化吸收;薏米也是健脾利湿的好食材,但儿童食用需注意量,可煮成薏米粥,不过薏米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较严重的儿童要适当减少食用频率;南瓜也是不错的选择,蒸着吃或者煮粥都可以,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

成年人:粳米、糯米、小米等谷物类可健脾,煮粥食用;红枣能健脾养血,可每天吃几颗红枣,或者煮粥时放些红枣;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做鲫鱼豆腐汤;牛肉性温,能补脾胃、益气血,适合脾虚且有气血不足表现的成年人,可炖着吃。

老年人:粳米、山药、莲子等是适合的食材,粳米煮粥容易消化;莲子能健脾止泻、养心安神,可与粳米一起煮成莲子粳米粥;鸡肉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老年人可适当吃些清蒸鸡肉。

饮食禁忌: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生鱼片、苦瓜、西瓜等,这些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脾虚;也要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

(二)生活方式调理

儿童:保证充足睡眠,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睡眠不足会影响脾胃功能,一般学龄前儿童保证10-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9-11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晒太阳有助于阳气生发,促进脾胃功能,但要注意避免暴晒;避免过度劳累,玩耍时间要适度,防止耗伤正气。

成年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夜间11点前入睡较好,因为夜间是阳气潜藏、脾胃修复的时间;适度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减轻压力,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长期高压状态会影响脾胃的气机运行。

老年人: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每天6-8小时睡眠;适度轻柔运动,如散步,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不宜过快,以微微出汗为宜,可促进胃肠蠕动;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足部,老年人阳气弱,脾胃更易受寒,腹部保暖可防止寒邪伤脾,足部保暖通过经络也能影响脾胃功能。

(三)中医特色调理

推拿按摩:

儿童:家长可学习小儿推拿手法,如补脾经,位置是拇指桡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每天推100-300次;摩腹,以肚脐为中心,手掌顺时针摩腹,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但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儿童皮肤。

成年人:可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是健脾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用拇指按揉,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捏脊,从长强穴(尾骨端)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每天捏1-2次,每次3-5遍,能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老年人:可按揉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用手掌根顺时针按揉中脘穴,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按揉脾俞穴,脾俞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让家人帮助按揉,每次每侧10-15分钟,能健脾和胃。但老年人皮肤较松弛,按揉时力度要适中。

艾灸:

儿童:可艾灸足三里、中脘穴等,艾灸时要注意距离皮肤的距离,避免烫伤,一般距离皮肤3-5厘米,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周2-3次,艾灸能温阳健脾,但儿童皮肤娇嫩,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成年人:艾灸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胃俞穴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这些穴位能温阳散寒,健脾和胃,每次艾灸15-20分钟,每周2-3次。

老年人: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艾灸关元穴能温补阳气,健脾固本,每次艾灸20-30分钟,每周1-2次,老年人阳气虚,艾灸有助于补充阳气,改善脾虚。但艾灸时要注意防火,避免在有易燃物附近艾灸。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脾虚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4个月婴儿脾虚怎么调理?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4个月的婴儿表现出脾虚,需要及时的纠正错误的喂养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脾虚的症状。4个月的婴儿脾虚,主要是因为喂养方式错误而造成的,包括冲奶的温度过凉,或者喂奶过量,造成积食,而造成脾胃功能减弱。
脾虚湿气重会长斑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长斑是由于体内有瘀阻,若是脾胃虚导致体内湿气重,长期的话,会影响全身的代谢功能,因此表现出废物停留在体内淤阻经络,表现出长斑现象。建议病人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薏仁等,平时还要适当增强户外运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脾虚吃什么水果?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虚病人能吃以下水果:苹果、木瓜、山楂、橘子、香蕉、柚子、荔枝、桃子等,这类水果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脾虚病人多吃以上水果有助于改善症状。此外,脾虚的病人还可以多吃红枣、山药、茯苓等来调理脾胃。
脾虚便秘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脾虚便秘的症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脾虚便秘的病人,会表现出大便异常,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第二脾虚的病人,在表现出便秘的同时,也会表现出脾虚和消化不良的情况。脾虚便秘的病人表现出以上症状应积极的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以补脾气为主。如果病人表现出以上症状,建议病人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
男士脾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脾虚的表现主要有食少,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等,一般是由于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比如日常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因此损伤脾胃,或者爱吃肥甘厚味的食物,有碍脾胃的运化。所以,我们建议脾虚病人平时能吃一些养胃健脾的食物,比如山药,小米粥等。
脾虚可以治疗好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虚是可以治好的,对于脾虚的调理,一方面可以经过针灸,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艾灸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口服一些健脾运湿助消化的药物,比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多注意休息和轻营养饮食,不要熬夜、不要吃辛辣、肥美和丰富的食物。
脾虚湿热与寒湿的区别?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虚湿热和寒湿的区别有很多,如果脾胃寒湿,会表现出腹泻,甚至大便、腹痛、肠鸣,伴随寒热、鼻塞、头痛、肢体疼痛,大多是由吃过多的冷食、生食或外感寒湿邪导致的。可使用藿香正气散。脾虚湿热会出表现出腹泻、腹泻急、粪黄褐色、恶臭、肛门灼热、热渴,其中大多数是由湿热邪造成的,可用葛根芩连丸。
脾虚有湿的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脾虚有湿的症状,主要包括食欲不佳,大便泄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喜喝热饮,口粘不渴,舌苔厚腻,身体浮肿,肢体困倦等表现。脾虚有湿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够运化水湿而产生的病症。是因为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而造成的。表现出脾虚有湿的症状时,应当及时的进行补气健脾的调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来达
脾虚的表现和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脾虚者因消化不良,可表现出食欲不振,腹痛,纳呆,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且食入生冷食物后更易发生腹泻。此外,病人还可表现出全身乏力、身体消瘦、嗜睡、四肢麻木、全身浮肿、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表现。女病人也可有月经不调现象。一般而言,暴饮暴食、饮食生冷刺激性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此外,部分病人长
脾虚艾灸什么部位?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脾虚艾灸关元,中脘,足三里,大椎穴,胃俞,脾俞,艾灸上述穴位可以补脾益气,疏通经络。经过艾灸治疗后,不要立刻出门,三小时内不要洗澡,防止寒气侵入,多吃蔬菜水果,禁食生冷油腻,坚持每天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可以加强按摩疗效,使机体更快更好的恢复。
舌体胖大有齿痕是脾虚
丁旭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数情况下舌体胖大有齿痕是指脾虚或者气虚的表现,但是也不能单凭这一条就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用健脾补气的方法,因为在治疗用药的时候要综合判断到底是实证多一些,还是虚证多一些。比如湿疹皮炎的患者,如果现在正处于急性期,局部红肿、渗出、瘙痒,即使有舌体胖大、齿痕、脾虚,但是可能还是要以清热除湿为主,如果过早用一些补药,患者可能会上火,加重病情,所
宝宝咳嗽痰多是脾虚
尹丹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孩子在咳嗽的时候通常会伴有咳痰,从中医来讲,痰和脾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有代谢水液的功能,当脾的功能失调的时候,水液代谢受到影响,水液就可以聚湿成痰。有了痰以后,肺功能不足,速降、升发的功能不好的时候,痰才可以上到肺,叫肺储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脾的功能和肺的功能都受到影响的时候,孩子才可以表现出来咳嗽咳痰。从这
脾虚湿气重怎么调理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脾虚湿气重可从日常饮食、情绪,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调理。首先,饮食调理,脾虚湿气重和日常饮食有关系,大家可以在饮食方面多吃具有健脾祛除作用食物,像西瓜、苦瓜、山药、扁豆、丝瓜、冬瓜,以及荷叶等,经常食用,可以改善脾虚湿气重情况。另外可以从情志调理,中医认为,脾虚是由于平时忧思过度、精神压力过大,伤到脾以后造成的,而且长时间从事脑力
女性脾虚湿气重吃什么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女性脾虚湿气重要需服用具有健脾燥湿的药物。脾虚湿气的特点是患者易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白带量多等情况。因此,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健脾燥湿药物改善,常用药物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或者藿香正气软胶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寒凉的食物。
宝宝脾虚怎么调理食补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宝宝脾虚可以用山药、茯苓、焦麦芽一起来煮给宝宝冲水喝或者是打成粉末给宝宝喂食,山药有健脾补肾作用,焦麦芽有健脾助消化作用,里边茯苓有健脾燥湿作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给宝宝吃容易伤胃一些寒凉食物,有助于宝宝补脾调理。
有齿痕是脾虚还是湿重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有齿痕是脾虚的表现,患者多同时伴有周身乏力、气短懒言、腹胀、大便溏泄的情况。脾虚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健脾养胃的药物,如人参、党参、茯苓、白术,也可以服用中成药,如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建议患者谨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