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既往盆腔感染史、宫腔操作后感染、性活动与年龄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病原体包括性传播及需氧、厌氧菌等,感染途径有上行、直接蔓延、血行传播;初次或多次盆腔炎发作易转慢性;刮宫、放置等宫腔操作易带入病原体;年轻性活跃、性卫生不良者风险高,育龄期为主;免疫低下、盆腔粘连后遗症也可致慢性盆腔炎。
一、病原体感染
1.主要病原体类型
女性生殖道本身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时,病原体容易入侵。常见的病原体有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性传播疾病相关病原体,以及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例如,衣原体感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当女性感染衣原体后,病原体可向上蔓延,引起盆腔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性传播感染病原体是导致慢性盆腔炎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些有不洁性行为史的女性中,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此外,一些肠道病原体也可能引起感染,如大肠杆菌等,当肠道与生殖道之间的屏障功能受损时,肠道病原体可通过直接蔓延等方式累及盆腔,引发炎症。
2.感染途径
上行性感染:病原体首先侵入阴道,然后沿宫颈黏膜、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蔓延至卵巢及盆腔腹膜,这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多沿此途径发生,病原体从宫颈口进入,逐步向盆腔深部蔓延。
直接蔓延: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可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因为阑尾与右侧输卵管、卵巢位置相邻,当阑尾发生炎症时,炎症可直接扩散至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导致盆腔炎性病变。
血行传播:这种情况较少见,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引起盆腔炎,如结核菌感染时,结核菌可通过血行传播导致盆腔结核,进而引发慢性盆腔炎。
二、既往盆腔感染史
1.初次盆腔炎发作的影响
初次发生急性盆腔炎后,若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时,炎症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组织损伤等,机体的修复过程如果不彻底,就可能遗留慢性炎症状态。例如,急性盆腔炎经过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体内的病原体可能没有完全清除,炎症处于持续的低水平活动状态,长期以往就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2.多次盆腔炎发作的累加效应
多次发生盆腔炎的女性,发生慢性盆腔炎的风险更高。每一次盆腔炎发作都会对盆腔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使得盆腔组织的微环境持续处于炎症状态,组织的粘连、瘢痕形成等情况逐渐加重。比如,有过两次及以上盆腔炎发作史的女性,其盆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次发作的女性,而盆腔粘连是慢性盆腔炎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
三、宫腔操作后感染
1.常见宫腔操作
刮宫术:如人工流产刮宫术、诊断性刮宫等。在进行刮宫术时,手术器械需要通过宫颈进入宫腔,这一过程可能会破坏宫颈的屏障功能,并且容易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宫腔内。例如,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有创面,若此时发生感染,病原体可沿创面侵入盆腔,引发炎症。研究显示,人工流产术后发生盆腔炎的发生率约为2%-5%,如果术后没有做好抗感染等护理措施,就很容易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或取出IUD时,同样可能将病原体带入宫腔,引起感染。在放置IUD的过程中,宫颈口处于扩张状态,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而且IUD作为一种异物,会刺激宫腔内膜,导致局部的炎症反应,若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则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有研究表明,放置IUD后1个月内发生盆腔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四、性活动与年龄因素
1.性活动的影响
年轻女性的风险:性活动旺盛的年轻女性,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年轻女性的生殖道黏膜相对较薄,容易受损,而且性活动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例如,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几率大大增加,而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是引发慢性盆腔炎的重要原因。
性卫生不良的影响:不注意性卫生,如性交前后不清洗外生殖器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不清洁的性行为环境容易让病原体侵入生殖道,进而上行感染盆腔,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
2.年龄相关因素
育龄期女性为主:慢性盆腔炎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这与育龄期女性的性活动较为频繁、生殖道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等因素有关。育龄期女性的生殖系统功能活跃,一旦发生感染,较容易蔓延至盆腔,并且由于此阶段女性可能有生育计划等,若盆腔炎未得到有效治疗,转为慢性的可能性更大。而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增强,发生慢性盆腔炎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如果有宫腔操作史等,仍可能发病。
五、其他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
患有某些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等,其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盆腔感染,且感染后不易清除,容易转为慢性盆腔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一旦发生盆腔感染,炎症往往难以控制,容易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2.盆腔粘连后遗症
曾经有过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等,术后容易发生盆腔粘连。盆腔粘连会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受到影响,使得炎症难以消退,从而容易发展为慢性盆腔炎。而且盆腔粘连还可能导致输卵管的粘连、堵塞等,进一步影响生育功能,增加不孕等不良后果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