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散光与远视散光在定义、成因、症状、检查诊断、矫正处理及预防措施上有不同特点。近视散光由遗传和不良用眼习惯致,有视力下降、视疲劳等症状,通过视力和验光检查诊断,可戴镜或手术矫正,需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等预防;远视散光由先天或眼部疾病致,有视力影响、视疲劳等症状,经视力和验光检查诊断,可戴镜或视功能训练矫正,要定期眼部检查等预防。
一、定义与成因
近视散光
定义:近视是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近视散光则是在近视的基础上,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
成因: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子女患近视散光的概率相对较高;长期不良的用眼习惯也是重要因素,像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等,会导致眼球发育异常,引发近视散光。青少年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用眼不注意,更容易出现近视散光问题。
远视散光
定义:远视是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远视散光则是眼球各径线屈光力不等,平行光线通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单一焦点,而是形成前后两条焦线。
成因:部分是先天性因素导致,如眼球发育落后,眼轴较短,就容易引发远视;也可能与眼部疾病有关,比如角膜疾病等影响了角膜的正常屈光状态,从而出现远视散光。儿童时期如果眼球发育迟缓,可能会相对更容易出现远视散光情况,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部分远视散光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也有部分会持续存在。
二、症状表现
近视散光
视力下降:看远物和近物都可能模糊,且视物模糊的情况相对比较明显,随着度数加深,视力下降会更严重。例如,患有近视散光的学生,在课堂上看黑板上的字会觉得模糊不清。
视疲劳:由于眼睛需要不断调节来试图看清物体,容易出现眼睛酸胀、疼痛、干涩等不适,还可能伴有头痛等症状,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青少年长时间学习、使用电子设备后,近视散光导致的视疲劳会比较突出。
远视散光
视力影响:轻度远视散光可能对视力影响不大,但中高度远视散光会导致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下降。儿童如果有中度以上远视散光,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视觉发育,比如在学龄前期可能就会表现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的情况。
视疲劳:远视散光患者为了看清物体,眼睛会过度调节,也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不过与近视散光相比,远视散光患者在近距离用眼时可能更容易感到疲劳,因为需要更大程度的调节来看近物。比如远视散光的老年人,在阅读书报时更容易很快出现眼累的情况。
三、检查与诊断
近视散光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视力下降的程度,一般近视散光患者远视力会明显降低。
验光检查:散瞳验光能准确获取眼睛的屈光度数,可明确近视散光的度数以及散光的轴位等情况。青少年由于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散瞳验光是必要的检查手段,这样能避免因为调节因素导致的验光误差,更准确地诊断近视散光。
远视散光
视力检查:同样通过视力表检查判断远视力和近视力情况,远视散光患者可能远视力和近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验光检查:散瞳验光也是诊断远视散光的重要方法,能精准测出远视的度数以及散光的相关参数,从而明确远视散光的具体情况。对于儿童远视散光患者,散瞳验光有助于准确评估其屈光状态,因为儿童的眼睛调节力旺盛,散瞳可以放松调节,得到更真实的屈光度数。
四、矫正与处理
近视散光
佩戴眼镜:框架眼镜是常见的矫正方式,根据验光结果选择合适度数和类型的框架眼镜,可以帮助清晰视物,缓解视疲劳。隐形眼镜也是一种选择,但需要注意正确佩戴和护理,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选择合适材质、舒适的眼镜,并且要定期复查,根据眼睛发育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手术矫正:年满18周岁且近视度数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才能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远视散光
佩戴眼镜:轻度远视散光如果视力正常且无视疲劳症状,可以暂时不戴眼镜,但需要定期复查;如果有视力下降或视疲劳症状,则需要佩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散光和远视。儿童远视散光患者如果存在明显的视力问题或影响视觉发育,需要及时佩戴眼镜进行矫正,以促进正常视觉发育。比如儿童中度远视散光,佩戴合适眼镜后有助于其视力发育,避免出现弱视等问题。
视功能训练:对于一些儿童远视散光患者,在佩戴眼镜的基础上,可以配合视功能训练,帮助改善眼睛的调节能力和双眼视功能,但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预防措施
近视散光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一般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要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眺或做眼保健操;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尽量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能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预防近视散光。青少年时期是用眼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注意用眼环境:避免在晃动的车内看书等,选择光线充足且均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用的电子设备屏幕要清晰,亮度和对比度要合适。
远视散光
定期眼部检查:儿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3岁左右要进行首次全面眼部检查,及时发现远视散光等问题并进行干预。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如发现孩子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等异常,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合理用眼:虽然远视散光的形成与用眼习惯的关系相对近视散光可能没那么紧密,但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不良用眼对眼睛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