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可通过症状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识别。症状表现有腹痛(多突然发作、剧烈、持续,向腰背部放射)、恶心呕吐(腹痛时或后出现,呕吐后腹痛多不缓解)、发热(多中度,少数高热);体征包括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少数有黄疸;实验室检查中血清淀粉酶发病2-12小时升高、24小时达峰、48小时后下降,超3倍具诊断价值,血清脂肪酶发病24-72小时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且程度与重症相关;影像学检查里腹部超声可看胰腺及胆道情况但受肠气干扰,CT能明确胰腺病变程度及判断胆道病变,增强CT对重症价值高。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各表现及检查有一定影响。
一、症状表现识别
(一)腹痛
1.特点: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等,且呈持续性,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95%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背部放射。
2.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晰,需仔细观察其体征变化;女性患者在孕期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腹痛表现可能因孕期生理变化而与非孕期有所不同,但核心的疼痛特点仍符合上述表现。
(二)恶心、呕吐
1.表现:多数患者在腹痛发生的同时或之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咖啡样物质。一般来说,呕吐后腹痛症状多无明显缓解。
2.年龄差异:儿童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需注意与其他儿科常见疾病鉴别,由于儿童胃肠道功能特点,呕吐可能较为频繁,需警惕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老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要考虑到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影响胃肠道功能。
(三)发热
1.特点: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一般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出现,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
2.与病史的关系:若患者有胆道疾病病史等,发生急性胰腺炎时发热可能更易出现,且炎症反应可能更重;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体征识别
(一)腹部体征
1.压痛: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轻者压痛可能较局限,重者压痛范围较广,且可有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例如,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压痛多局限于上腹部;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时,腹膜刺激征可能更明显。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酗酒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腹部体征可能因胰腺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酗酒导致胰腺慢性损伤基础上发生急性发作时,体征可能相对较重;有肥胖生活方式的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厚,体征可能较难准确评估,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二)其他体征
1.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多为轻度或中度黄疸,是由于胆总管受肿大的胰头压迫或并发胆道结石等引起。
2.年龄相关体征差异:老年患者发生黄疸时,需警惕合并胆道系统疾病的可能,因为老年人群胆道疾病发生率较高,黄疸可能提示病情较为复杂;儿童患者出现黄疸相对较少见,若出现需高度重视,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胆道异常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识别
(一)血清淀粉酶
1.变化特点:血清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具有诊断价值。但需注意,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疾病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需鉴别。
2.与性别因素的关系:性别对血清淀粉酶的升高幅度和时间一般无明显影响,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的一些生理变化对淀粉酶的检测结果产生极轻微影响,一般可忽略不计。
(二)血清脂肪酶
1.变化特点: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其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多呈正相关。血清脂肪酶对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价值较高。
2.年龄差异:儿童患者血清脂肪酶升高的时间和幅度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目前临床对于儿童急性胰腺炎血清脂肪酶的诊断界值等仍需进一步依据儿童特点进行研究和明确;老年患者血清脂肪酶升高后下降的速度可能较成人慢,需密切观察其变化。
(三)C反应蛋白(CRP)
1.意义: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较明显,在急性胰腺炎中,CRP升高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若CRP超过150mg/L,提示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2.与病史的关系: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CRP基础水平可能较高,在发生急性胰腺炎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炎症程度;有感染病史的患者,CRP升高可能更显著,需警惕感染性因素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
四、影像学检查识别
(一)腹部超声
1.表现:可观察到胰腺肿大、回声不均匀等改变,还可发现胆道系统有无结石、扩张等情况。但腹部超声受肠气干扰较大,对胰腺深部病变显示可能不够清晰。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由于儿童腹腔脏器位置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且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耐心操作以获取准确图像;老年患者腹部超声检查时,可因肠道气体较多等因素影响观察效果,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CT检查
1.价值: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可明确胰腺病变的程度,如胰腺有无坏死、渗出等情况,还可判断有无胆道病变等。增强CT对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价值更高,能显示胰腺实质有无强化不均等坏死表现。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肥胖患者进行CT检查时,由于脂肪组织影响,可能需要调整扫描参数等,但一般不影响对胰腺病变的基本判断;长期吸烟的患者,胰腺病变在CT上的表现一般不受吸烟直接影响,但吸烟可能增加胰腺疾病的发生风险,在病史询问时需了解吸烟史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