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脾虚可从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理、中医传统疗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生活方式上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饮食要选健脾食物、避生冷油腻辛辣;可通过推拿按摩、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调理;儿童、老年人、女性等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注意和调整。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应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成年人一般建议每晚7-9小时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婴儿需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青少年8-10小时。规律作息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调节,因为人体的生物钟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良好的睡眠能让脾胃在夜间更好地进行气血的运化和营养物质的代谢。
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导致脾虚相关症状加重,如食欲不振、腹胀等。
2.适度运动
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成年人可选择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慢跑能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太极拳和八段锦中的一些动作如“调理脾胃须单举”等,专门针对脾胃功能的调节,长期练习有助于改善脾虚状况。
儿童可进行散步、跳绳等运动,每天保证一定的活动量,如儿童每天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和运动时间,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等问题。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疲劳,反而影响脾胃功能。
二、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
谷物类:小米、粳米、山药等是健脾的良好选择。小米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熬制小米粥,适合各年龄人群,尤其是脾胃虚弱者,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粳米性平,味甘,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作为日常主食的一部分;山药既是食物又是中药,具有补脾养胃的作用,可蒸煮后食用,或与其他食材搭配煮粥等。
蔬菜类:南瓜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蒸、煮汤等;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等,能健脾和胃,可炒菜或炖汤;山药前文已提及,此外还有红薯,红薯能补脾益气,可蒸煮后食用,但注意不要一次食用过多,以免引起腹胀。
肉类:鸡肉性平,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作用,适合脾虚者食用,可炖汤或清炒;牛肉具有补脾胃、益气血的功效,能强健脾胃,可炖煮后食用,但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烹饪方式要尽量做得软烂些。
2.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生鱼片、大量生的蔬菜水果等。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过多冰淇淋等冷饮,因为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虚加重,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成年人也应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尤其是本身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生冷食物后可能会出现胃脘冷痛、腹泻等不适。
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取。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长期食用易导致脾虚;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对于有脾虚相关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
三、中医传统疗法
1.推拿按摩
儿童推拿:对于儿童脾虚,可采用补脾经、推三关、捏脊等推拿手法。补脾经是用拇指桡侧缘来回推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约100-300次,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推三关是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患儿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100-300次,可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捏脊是从患儿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穴,每次捏3-5遍,每天1-2次,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且儿童推拿相对安全,无药物副作用,但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耐受程度进行调整。
成人推拿:成人可选择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按摩该穴位能健脾和胃、调节机体免疫力,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还可按摩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用手掌根顺时针按揉中脘穴,每次5-10分钟,能调理脾胃气机,改善脾虚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2.艾灸
穴位选择:可选择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中脘穴等穴位。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艾灸脾俞穴能健脾和胃;胃俞穴是胃的背俞穴,艾灸胃俞穴可调理脾胃功能;足三里和中脘穴前文已提及,艾灸这些穴位能温阳健脾。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儿童艾灸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可选择温和灸,每次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成年人艾灸时间可相对长一些,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但也应根据个体耐受程度调整。艾灸时要注意环境保暖,避免受凉,艾灸后要适当饮用温水。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脾虚在治疗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上述的饮食调理、推拿按摩等。要注意儿童的饮食量和食物的选择,避免食用不适合儿童脾胃的食物,如过于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儿童的运动要适度,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在进行推拿按摩等中医传统疗法时,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或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2.老年人
老年人脾虚往往伴随着机体功能的衰退,在饮食调理上要更加注重食物的易消化性,可选择软烂、清淡的食物。运动方面要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等,避免剧烈运动。在中医传统疗法的选择上,艾灸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皮肤耐受情况,因为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容易烫伤。同时,老年人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进行相关治疗时要告知医生,避免相互影响。
3.女性
女性脾虚可能与月经、生育等因素有关。在饮食调理上,除了健脾食物的选择外,要注意避免在经期食用过多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虚和引起痛经等问题。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因为女性相对更容易受情绪影响,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影响脾胃功能,可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运动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从而改善脾虚状况。在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上,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艾灸的时间和穴位选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