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与早期鼻癌有区别,鼻窦炎一般癌变概率极低,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关情况,儿童鼻窦炎患者要积极治疗防迁延,中老年鼻窦炎患者有高危因素者要定期检查,有鼻窦炎病史且有家族鼻癌史人群要密切监测鼻部情况早诊早治。
一、鼻窦炎与早期鼻癌的区别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1.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由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也可由过敏、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诱发。主要病理改变为鼻窦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等炎症反应,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倾向的典型细胞形态学改变。例如,急性鼻窦炎多是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鼻窦所致,鼻窦内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慢性鼻窦炎则是鼻窦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有黏膜增厚、息肉形成等表现,但这些改变与鼻癌的恶性细胞特征完全不同。
2.早期鼻癌:鼻癌主要指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如鼻咽癌、鼻腔鳞状细胞癌等。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关系密切)、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甲醛、苯等)、遗传因素等。早期鼻癌在病理上可见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细胞,细胞形态异型性明显,可出现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失调等恶性特征,与鼻窦炎的炎症细胞形态有本质区别。
(二)症状表现差异
1.鼻窦炎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有鼻塞,可为单侧或双侧,因鼻窦炎症导致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流涕,急性鼻窦炎多为脓性涕,慢性鼻窦炎可为脓性或黏脓性涕;嗅觉减退,多因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阻塞嗅裂等原因导致;局部疼痛或头痛,如急性上颌窦炎可表现为面颊部疼痛,伴晨起轻、午后重的特点;急性额窦炎则表现为前额部周期性疼痛等。
全身症状:急性鼻窦炎可伴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慢性鼻窦炎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头昏、易倦等表现,但一般不会出现早期鼻癌特有的恶病质相关表现。
2.早期鼻癌症状:
鼻部症状:早期可能出现单侧鼻塞,进行性加重,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双侧鼻塞;鼻涕中带血,常为单侧鼻孔出血或鼻涕中混有血丝,时有时无;还可出现反复鼻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但不易止住。
耳部症状:若肿瘤侵犯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等中耳炎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就诊,多为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
脑神经症状:肿瘤侵犯颅底、脑神经时,可出现头痛、面部麻木、复视、视力下降等症状,如鼻咽癌易侵犯脑神经,导致相应神经受损症状。
(三)医学检查鉴别
1.鼻内镜检查:
鼻窦炎:鼻内镜下可见鼻窦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有脓性分泌物,鼻窦开口可能有阻塞情况,一般鼻腔内无异常新生物,黏膜病变是炎症性改变。
早期鼻癌:鼻内镜下可发现鼻腔或鼻窦内有新生物,新生物形态不规则,表面可能有糜烂、溃疡等改变,触之易出血,与鼻窦炎的炎性黏膜表现不同。
2.影像学检查:
鼻窦CT:
鼻窦炎:可见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内可能有积液、息肉形成等表现,但骨质一般无破坏,鼻窦骨壁完整。
早期鼻癌:可发现鼻窦骨质有破坏,如鼻咽癌在鼻窦CT上可显示颅底骨质破坏等情况,鼻腔或鼻窦内有软组织肿块影,与鼻窦炎的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早期鼻癌的软组织分辨力更高,能更清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包括对脑神经、颅内等部位的侵犯情况,而鼻窦炎一般无此类肿瘤侵犯的影像学表现。
3.病理活检:这是鉴别鼻窦炎与早期鼻癌的金标准。对鼻腔或鼻窦内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鼻窦炎病变组织是炎性细胞浸润等炎症改变;早期鼻癌病变组织可见恶性肿瘤细胞,如鼻咽癌可见癌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等病理特征。
二、鼻窦炎癌变的相关情况
(一)鼻窦炎癌变的极低概率
虽然鼻窦炎一般不会发展为鼻癌,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慢性鼻窦炎长期不愈可能存在癌变风险,但概率极低。例如,长期慢性鼻窦炎患者,由于鼻窦黏膜长期处于炎症-修复的恶性循环中,黏膜上皮可能发生不典型增生,若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存在恶变可能,但这一过程非常缓慢且发生率极低。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鼻窦炎本身并不是鼻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与鼻癌的发生相比,鼻窦炎更多是一种良性的炎症性疾病。
(二)相关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对于儿童鼻窦炎患者,其癌变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儿童鼻窦炎多与感染等良性因素相关,且儿童的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与成人不同,发生恶性转化的可能性极低。而对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长期吸烟、有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史等情况的中老年患者,慢性鼻窦炎癌变的潜在风险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总体概率仍然很低。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鼻腔及鼻窦黏膜,增加包括鼻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同时吸烟也会加重鼻窦炎的炎症程度,虽然不能直接说吸烟会使鼻窦炎必然癌变,但会增加鼻窦炎向不良方向发展的综合风险。长期接触甲醛等工业致癌物质的人群,无论是患有鼻窦炎还是没有鼻窦炎,发生鼻癌的风险都可能升高,对于本身有鼻窦炎的人,这种风险叠加效应可能会使鼻窦炎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稍有增加,但这种增加的幅度非常小。
3.病史因素:本身有慢性鼻窦炎且病史长达数十年的患者,相对病史短的患者,癌变的潜在风险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这也只是很微弱的趋势,而且通过规范的医疗监测等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病变。而对于没有长期慢性鼻窦炎病史的人,发生鼻癌与鼻窦炎的关联就更小了。
三、对不同人群的提示
(一)儿童鼻窦炎患者
儿童鼻窦炎多由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家长不必过度恐慌认为会发展为鼻癌。但要注意积极治疗儿童鼻窦炎,防止病情迁延不愈。例如,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药物缓解症状,如生理性海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黏膜肿胀;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儿童鼻窦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同时,要注意增强儿童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促进儿童鼻窦炎的康复,降低因长期炎症可能带来的其他不良影响。
(二)中老年鼻窦炎患者
中老年鼻窦炎患者要重视定期的鼻部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接触致癌物质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病变。如果出现鼻部症状加重,如鼻塞突然加重、鼻涕中带血持续不缓解、面部新出现疼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鼻癌等严重疾病的可能。同时,要尽量避免吸烟、减少接触致癌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鼻部疾病向不良方向发展的风险。
(三)有鼻窦炎病史且有家族鼻癌史的人群
这类人群属于鼻癌的高危人群,除了遵循一般鼻窦炎患者的注意事项外,更要密切监测鼻部情况。除了定期进行鼻部检查外,还可以考虑进行一些与鼻癌相关的基因检测等(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便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异常。一旦出现鼻部异常症状,要毫不犹豫地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因为家族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鼻癌的发生风险,即使有鼻窦炎病史,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