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有湿是中医术语,指脾胃功能虚弱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湿气在体内停滞积聚的病理状态。

脾主运化,既负责消化吸收食物营养,也掌管水液输布与排泄。当脾气虚弱时,运化水湿能力下降,水液无法正常转化为津液滋养身体,反而停滞形成湿邪。这类人群常出现食欲差、腹胀、大便稀溏且黏马桶、四肢沉重、舌苔厚腻等症状,女性可能伴有白带增多,男性易出现阴囊潮湿。湿气性质黏滞,易阻碍气血运行,长期不调理可能引发肥胖、慢性腹泻、湿疹等疾病。
若持续出现上述症状超过2周,或伴随面色萎黄、乏力嗜睡等情况,建议及时到中医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判断体质,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如健脾祛湿的参苓白术散加减。日常可饮用陈皮茯苓茶辅助祛湿,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夏季少食冷饮,冬季注意腹部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