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胎动次数是孕妇自我监测胎儿健康的重要方法,通常建议在孕28周后开始规律计数,具体方法包括选择固定时段、记录有效胎动、计算单日总次数。

1.选择固定时段
每日早、中、晚各选1小时(如饭后1小时),确保胎儿处于活跃期且孕妇状态放松。避免在进食后立即计数,因血糖升高可能短暂增加胎动。
2.记录有效胎动
胎儿连续动作(如踢腿、翻身)算作1次,间隔5分钟以上的动作需重新计数。孕妇可侧卧或静坐,用手轻抚腹部辅助感知。
3.计算单日总次数
将早、中、晚3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后乘以4,得出12小时胎动总数。例如早3次、午4次、晚5次,则12小时总数为(3+4+5)×4=48次。
健康胎儿12小时胎动应≥30次,若<20次提示可能缺氧,<10次需立即就医。部分医院建议以2小时≥10次为基准,孕妇可遵医嘱调整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