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痘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每天用温水轻柔清洗,选温和无刺激清洁用品)、避免搔抓(告知搔抓危害、采取戴棉质手套等防护措施)、降低环境温度与湿度(室温22-25℃、湿度50%-60%)、冷敷缓解瘙痒(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注意时间和观察皮肤反应),严重瘙痒时及时就医,医生会依情况处理。
一、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
1.皮肤清洁频次:每天用温水轻柔地给长水痘的部位进行清洗,清洗频次可根据皮肤脏污程度来定,一般1-2次为宜。温水清洗能够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减少因污垢刺激皮肤而加重瘙痒的情况。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格外小心,动作要轻柔,避免弄破水痘疱疹。因为婴幼儿皮肤娇嫩,过度用力清洗可能会导致疱疹破裂,增加感染的风险。
2.选择合适清洁用品:应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沐浴露等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洗浴用品。这些刺激性成分可能会进一步刺激长水痘的皮肤,加重瘙痒症状。例如,含有酒精的洗浴用品会使皮肤更加干燥,而干燥的皮肤会让瘙痒感加剧。
二、避免搔抓
1.告知患者搔抓危害:向长水痘的人(包括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说明搔抓可能会引起疱疹破裂,进而导致继发细菌感染,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留下疤痕。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不要用手去抓挠水痘部位,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比如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玩一些安静的游戏等。因为儿童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无意识地搔抓水痘。
2.采取防护措施:可以给长水痘患者的手部戴上棉质手套,防止其搔抓。对于婴幼儿,手套要选择合适的尺寸,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让孩子轻易取下。同时,要保持手套的清洁,定期更换,避免手套上的细菌感染水痘疱疹部位。
三、降低环境温度与湿度
1.调节室内温度: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左右,适宜的温度可以让患者感觉舒适,减少因燥热引起的瘙痒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室内温度的调节要兼顾其特点。例如,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室内温度不宜过低或过高,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而年长一些的儿童和成人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相对较宽,但也需要维持在合适的区间内。
2.控制室内湿度: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合适。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过高的湿度会让患者感觉闷热,加重瘙痒;过低的湿度会使皮肤过于干燥,同样会加剧瘙痒感。比如,在潮湿的季节,可以使用除湿器降低室内湿度;在干燥的季节,则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
四、冷敷缓解瘙痒
1.冷敷方法: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对长水痘的部位进行冷敷,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冷敷能够通过降低皮肤温度,收缩血管,暂时缓解瘙痒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冷敷时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皮肤更敏感,冷敷时间要更短,并且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儿童和成人可以适当延长一些冷敷时间,但也不能超过15分钟,以免引起冻伤。
2.注意事项:在冷敷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皮肤的颜色和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皮肤苍白、发紫或患者感觉疼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冷敷。
五、就医处理
1.严重瘙痒时就医: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瘙痒仍然非常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比如开具一些具有止痒作用的药物,但会严格遵循用药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无效后的选择,并且会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