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有多种表现,脊柱部位有疼痛(早期常为下腰部或腰骶部隐匿性钝痛、间歇性,青少年可能有夜间痛,女性表现不典型)、晨僵(晨起脊柱僵硬、活动后缓解,持续30分钟以上,长期伏案久坐者更明显);外周关节中髋关节受累会有疼痛放射至腹股沟区、行走困难等,膝关节受累有疼痛肿胀等;全身有疲劳(常乏力、休息难缓解,年轻及老年表现有别)、低热(一般37.5℃左右,需排除感染)。
一、脊柱部位的不适表现
1.疼痛
部位与性质:脊柱炎早期常出现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匿性、钝痛,且具有间歇性特点,一般在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例如,有研究表明,约60%-70%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患者会首先出现腰骶部疼痛症状,这种疼痛是由于炎症刺激脊柱周围的神经末梢所引起。
年龄与性别差异:在年龄方面,青少年患者的腰骶部疼痛可能相对更为明显,且可能伴随夜间痛,这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代谢活跃有关;女性患者的脊柱炎早期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及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2.晨僵
表现与持续时间:患者早晨起床后会出现脊柱部位僵硬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晨僵持续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这是由于夜间睡眠时脊柱关节活动减少,炎性物质堆积,导致晨起时关节僵硬。不同类型的脊柱炎晨僵表现可能略有差异,比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晨僵通常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生活方式影响:对于长期伏案工作或久坐的人群,晨僵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他们的脊柱长期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夜间休息时脊柱周围血液循环相对减慢,炎症介质积聚,晨起后僵硬感更显著。
二、外周关节的相关症状
1.髋关节受累
症状表现:部分脊柱炎早期患者会出现髋关节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尤其是上下楼梯或下蹲时,髋关节活动受限。这是因为髋关节是脊柱相关关节炎常累及的外周关节之一,炎症累及髋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导致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既往有其他关节疾病史,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合并脊柱炎时髋关节受累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髋关节的症状变化。
2.膝关节受累
症状情况:少数脊柱炎早期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伴有关节活动时的不适感。膝关节肿胀可能表现为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轻度肿胀时外观可能无明显异常,但触摸时可感觉到关节周围组织肿胀。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脊柱炎早期膝关节症状,需要警惕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脊柱炎的可能,因为儿童的骨骼和关节处于发育阶段,炎症对关节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全身症状
1.疲劳
表现与程度: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劳,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感可能与炎症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慢性炎症消耗等因素有关。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约50%-6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症状,且疲劳感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
生活方式与年龄影响: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处于学习或工作压力较大阶段的人群,疲劳症状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而老年患者出现疲劳时,需要综合考虑是否与脊柱炎相关的炎症因素以及老年常见的其他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共同作用有关。
2.低热
体温情况:部分脊柱炎早期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很少超过38℃。低热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全身性表现,由于脊柱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刺激,导致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低热症状。但需要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相鉴别,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来排除感染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