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避孕方式包括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安全套、体外射精。复方口服避孕药通过多环节避孕,有效率高,适用健康育龄女性但有特殊人群禁忌;紧急避孕药用于紧急补救,有效率低于常规方法,特殊人群需谨慎;宫内节育器通过局部反应避孕,适用于已生育无再育计划者,特殊人群放置需评估;安全套阻止精子进入且防性病,适用人群广,过敏者选合适材质且要正确使用;体外射精避孕率低,不建议常规使用,性生活经验不丰富及重视性体验人群不适合。
一、避孕药
(一)复方口服避孕药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影响子宫内膜功能等多环节共同作用来达到避孕目的。规律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避孕有效率较高,可达99%左右。
2.适用人群:健康的育龄女性,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禁忌证者。但吸烟且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需谨慎。
3.特殊人群提示:哺乳期女性使用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及婴儿健康,一般不建议哺乳期立即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有肝脏疾病的女性,如肝炎患者,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加重肝脏负担,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
(二)紧急避孕药
1.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延迟或阻止排卵、干扰受精或阻止着床来发挥避孕作用。一般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有效,但避孕有效率低于常规避孕方法,约为85%左右。
2.适用人群:适用于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紧急补救,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
3.特殊人群提示:紧急避孕药对身体有一定影响,如可能导致月经紊乱等,对于肝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需谨慎使用;有严重内分泌疾病的女性,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进一步扰乱内分泌,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二、宫内节育器
(一)作用机制
宫内节育器通过局部组织对异物的反应,影响受精卵着床来实现避孕。含铜宫内节育器释放的铜离子具有杀伤精子和受精卵的作用;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缓慢释放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变稠,不利于精子穿透,同时影响子宫内膜,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二)适用人群
已生育且暂无再生育计划的女性,一般经产妇均可放置。但患有严重子宫畸形、急性盆腔炎、月经过多过频等情况的女性不宜放置。
(三)特殊人群提示
哺乳期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需注意,一般建议在产后42天子宫恢复良好后放置,且放置后要注意观察乳汁分泌及子宫恢复情况;对于有严重子宫病变的特殊人群,如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可能加重病情或导致节育器异位等情况,需严格评估后决定是否放置。
三、安全套
(一)作用机制
安全套在性交过程中阻止精子进入阴道,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同时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
(二)适用人群
适用于所有有避孕需求且有性生活的人群,尤其适合有预防性传播疾病需求的人群。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对橡胶过敏的人群,不能使用乳胶材质的安全套,可选择其他材质(如聚氨酯)的安全套;使用安全套时要注意正确佩戴,从性交开始前就佩戴,射精后在阴茎未完全疲软前就将安全套取下,避免精液泄漏导致避孕失败,这对所有使用安全套的人群都很重要,以确保避孕效果和预防性传播疾病。
四、体外射精
(一)作用机制
在男性即将射精时将阴茎从阴道抽出,使精液排在体外,从而避免精子进入阴道与卵子结合达到避孕目的。
(二)避孕效果
体外射精的避孕有效率较低,因为在射精前可能已有少量精子随前列腺液进入阴道,据相关研究,其失败率可达20%左右。
(三)特殊人群提示
这种方法不可靠,不建议作为常规避孕方式。对于性生活经验不丰富的人群,更难准确把握体外射精的时机,容易导致避孕失败;而且体外射精可能会影响性生活的体验和双方的性心理,对于心理较为敏感或重视性生活质量的人群,不适合选择体外射精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