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怎么预防

来源:民福康

孕期及围生期需加强有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病史孕妇监测与预防感染,监测胎儿发育;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开奶、监测胆红素水平、光疗预防;高危新生儿中早产儿要维内环境稳定,有溶血风险新生儿要及时检查干预。

一、孕期及围生期管理

1.孕妇方面

对于有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病史的孕妇,孕期需加强监测。因为既往不良妊娠史可能提示存在某些遗传或母体-胎儿相关的因素,需要密切关注孕妇的健康状况,包括胆红素代谢相关指标等。同时,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避免接触可能影响胎儿胆红素代谢的有害物质,如某些药物、化学毒物等。

积极预防孕期感染,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胆红素代谢机制。例如,一些病毒感染可能干扰胎儿肝脏的正常功能,增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风险。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2.胎儿方面

在孕期通过超声等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尤其是肝脏和胆道系统的发育。如果发现胎儿存在胆道发育异常等可能影响胆红素排泄的情况,要及时评估,并与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相应的监测和处理方案。

二、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管理

1.及时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一般在出生后1小时内就可开始母乳喂养。早期喂养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胎便排出,而胎便中含有大量胆红素,尽早排出胎便可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例如,有研究表明,早期开奶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延迟开奶的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还有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进一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

2.监测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出生后要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足月儿,出生后24小时内、48小时内、72小时内都要进行胆红素监测;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监测的频率应更频繁。因为不同日龄、不同体重的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不同,通过定期监测可以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例如,早产儿由于肝脏代谢功能更不成熟,更容易出现胆红素升高,所以需要更密切地监测。一旦发现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光疗预防

对于存在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新生儿,如早产儿、有同族免疫性溶血风险的新生儿等,可早期进行光疗预防。光疗是通过光照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而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光疗时要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会阴部,用专门的眼罩遮盖眼睛,用尿布遮盖会阴部等,确保光疗的安全有效。例如,对于一些血清胆红素接近换血指征的早产儿,早期光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水平,避免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三、高危新生儿的特殊关注

1.早产儿

早产儿的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更低,胆红素代谢能力更差,更容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所以对于早产儿,除了加强胆红素监测和早期光疗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如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糖等。因为体温不稳定、低血糖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胆红素的代谢异常。例如,低体温会影响新生儿的酶活性,进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过程,所以要将早产儿置于合适的温箱中,保持体温稳定在36.5-37.5℃左右。

2.有溶血风险的新生儿

对于有同族免疫性溶血(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风险的新生儿,要在出生后及时进行血型和相关抗体检查。一旦确诊溶血,要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胆红素水平。除了光疗外,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他干预措施。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贫血情况,因为溶血可能导致贫血,严重的贫血会影响组织氧供,间接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对于ABO血型不合溶血的新生儿,若胆红素升高较快,可能需要提前干预光疗,并且要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怎么回事?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主要是体内胆红素水平严重升高引起的,而造成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原因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如果新生儿出现严重感染或者是内出血、母乳性黄疸等问题,容易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2、胆红素代谢障碍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前期可能有嗜睡、吸吮无力、肌张力减退等症状。 1、嗜睡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前期主要以嗜睡为主,新生儿精神状态比较差,长时间处于昏睡状态,但是容易唤醒。 2、吸吮无力 由于大量的游离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新生儿可表现为吸吮无力、喂养困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有药物治疗、光照治疗和换血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球蛋白、人血白蛋白、苯巴比妥等药物,可起到降低血中胆红素,控制病情的作用。 2、光照治疗 光照疗法是降低胆红素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简单、副作用小的特点,一般应用460nm的蓝光照射皮肤即可快速降低血中
什么是胆红素脑病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胆红素脑病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脑损伤,主要发生在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中。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指由于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升高,并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等部位引起脑神经功能的损害,从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主要病因包括宫内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上并未明确母乳性黄疸的确切病因,但母乳性黄疸可能是母乳摄入不足、母乳的成分、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 1.母乳摄入不足 患儿母乳摄入不足时,可造成肠蠕动功能减慢,导致其非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重吸收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引发母乳性黄疸。 2.母乳的成分 母亲体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
黄疸值超过20一定得核黄疸吗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核黄疸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黄疸值超过20mg/dl是否一定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需要根据是否及时进行治疗进行分析。 正常足月儿黄疸指数应该小于12mg/dl,早产儿小于15mg/dl。黄疸指数达到20mg/dl相对较高,及时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患儿病情都可以得到控制,且预后良好,不会发展成新生儿胆红
胆红素脑病三个月可逆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胆红素脑病一般是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此疾病属于不可逆性病变。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若治疗及时,随着胆红素数值恢复正常,患儿症状可逐渐减退,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但是患儿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属于不可逆转的损害,可对正常的生活产生影响。 家长平时要注意避免给予患儿听觉、视觉、触觉等刺激
先天性脑瘫是怎么回事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先天性的脑瘫一般是由于出生前因素或者围生期因素导致的。 1、出生前因素 孕期母亲抽烟酗酒,孕早期宫内感染或者中毒,孕妇长时间或者受到大剂量的放射线辐射,都可能会引起先天性脑瘫。 2、围生期因素 多种原因造成的早产,分娩时出现产伤导致婴儿颅内出血,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胎儿缺氧、脐带绕颈等,还有多种原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上并未明确母乳性黄疸的确切病因,但母乳性黄疸可能是母乳摄入不足、母乳的成分、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 1.母乳摄入不足 患儿母乳摄入不足时,可造成肠蠕动功能减慢,导致其非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重吸收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引发母乳性黄疸。 2.母乳的成分 母亲体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
婴儿肝功能正常可能发生核黄疸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核黄疸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婴儿肝功能正常是不是会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婴儿肝功能正常,但存在生理性黄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使胆红素水平降低,一般不会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如果是婴儿的身体较差,存在胆道闭锁的情况,且存在病理性黄疸,症状严重,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会引起脑瘫吗?如果出现脑瘫康复有效吗?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确实有可能会造成小儿脑性瘫痪。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又被称之为核黄疸,会造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而这种损伤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出现小儿脑性瘫痪。但是出现小儿脑性瘫痪以后,及时的康复是有效的。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我们又称为核黄疸。是指出生一周以内,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导致的急性脑损伤,是由于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脑损伤。患儿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胆红素浸润,一般会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和巩膜的黄染、反应低下、嗜睡、肌张力减低、活动减少等症状。
胆红素脑病
王岩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胆红素脑病是指的新生儿时期的胆红素过高,造成胆红素透过脑屏障与神经细胞结合,造成的脑细胞的损伤。胆红素脑病一旦发生以后,便不可治疗,会遗留比较严重的后遗症。胆红素脑病出现时,会有些比较高的黄疸,出现嗜睡精神不好。随后出现抽搐和兴奋的症状,同时也会伴随有些发热。这样的情况缓解以后,会出现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所以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新生儿时期的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