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有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表现,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辅助检查有超声、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等,肥胖、长期无排卵、绝经延迟、有乳腺癌病史等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自身相关情况并定期检查。
一、症状表现
1.阴道流血
对于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症状,绝经后阴道流血是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
年轻女性若存在长期月经不调且伴有阴道流血情况,也需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其月经紊乱表现多样,可能是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变得紊乱,经量时多时少等。
2.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血性排液,伴有恶臭。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类似,但需注意老年女性可能因为阴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感染相关的排液表现。年轻女性若出现阴道排液异常,尤其是伴有异味等情况,也应引起重视。
二、妇科检查
1.盆腔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大小、形状、质地及双侧附件情况等。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子宫可能增大,质地变软等。例如,当肿瘤侵犯子宫肌层时,子宫体可能增大且质地较软。对于不同年龄女性,妇科检查时的操作力度和观察重点需适当调整,比如年轻女性生殖系统相对更娇嫩,检查时要更加轻柔。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回声等情况。一般来说,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mm且回声不均匀时需要进一步关注。例如,绝经后女性正常子宫内膜厚度通常小于5mm,如果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且回声异常,要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可能。不同年龄女性的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参考范围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变化,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相对较薄,所以超声检查时要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2.子宫内膜活检
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通过刮宫或取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有阴道流血等可疑症状的女性,应及时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比如,当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时,需要通过活检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不同年龄女性在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比如老年女性可能存在阴道萎缩等情况,操作时需更加谨慎,避免造成损伤。
3.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内情况,直视下取可疑组织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病变。对于一些超声等检查怀疑有宫腔内病变但活检结果不明确的情况,宫腔镜检查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女性进行宫腔镜检查时,要根据其生理特点调整检查流程,比如年轻女性可能更关注检查对未来生育功能的影响等。
四、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
1.肥胖人群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为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持续的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加癌变风险。肥胖的各年龄人群都需要更加留意自身阴道流血、排液等情况,定期进行妇科相关检查,如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
2.长期无排卵者
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长期不排卵,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这类年轻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要密切关注月经情况,一旦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及时就医检查,进行超声及子宫内膜相关检查。
3.绝经延迟者
绝经年龄大于52岁者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增加。这类女性也应加强对自身阴道流血等症状的监测,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
4.有乳腺癌病史者
部分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等药物治疗,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这类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更加重视子宫内膜相关的检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自身妇科症状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