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闭锁需尽早手术,手术方式有十二指肠隔膜切除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等;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和吻合口并发症观察;预后受患儿自身情况和手术情况影响;新生儿护理要注意体温、皮肤和感染防控,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部分可能有远期并发症需长期随访。
一、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小儿肠闭锁高位闭锁一旦确诊,应在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手术,因为肠闭锁会导致患儿肠道梗阻,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延误手术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来说,早期手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存率。
2.手术方式
十二指肠隔膜切除术:如果是十二指肠隔膜引起的高位闭锁,可采用十二指肠隔膜切除术。通过切开十二指肠,切除隔膜,恢复肠道的连续性。这种手术方式需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和胆管等结构。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对于十二指肠其他类型的高位闭锁,可能需要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将十二指肠近端与空肠进行吻合,重建肠道的通畅性。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吻合口的血运情况,确保吻合口能够良好愈合。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体位:患儿术后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新生儿,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胃肠减压:术后需放置胃肠减压管,持续引流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要注意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营养支持:术后早期需要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儿充足的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随着肠道功能的恢复,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对于新生儿,肠内营养的实施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和喂养量,密切观察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
2.吻合口并发症观察
吻合口漏: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以及腹腔引流液的情况。如果出现吻合口漏,患儿可能会有腹腔感染的表现,如腹腔引流液增多、浑浊等。一旦怀疑吻合口漏,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或加强引流等治疗。
肠梗阻:观察患儿是否有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如果出现肠梗阻,要分析原因,可能是吻合口狭窄、肠粘连等原因引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等。
三、预后评估
1.影响预后的因素
患儿自身情况: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等因素会影响预后。一般来说,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预后相对越差。因为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的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和术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手术情况:手术是否顺利,吻合口是否愈合良好等也会影响预后。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大量出血、吻合口愈合不良等,会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
2.预后情况:经过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大部分患儿的预后较好,肠道功能可以逐渐恢复,能够正常进食和生长发育。但也有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一些远期并发症,如短肠综合征、肠道吸收不良等,需要长期随访和观察,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四、特殊人群(新生儿)护理要点
1.体温管理: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术后要注意保暖,将室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24-26℃),可采用暖箱等保暖设备,防止新生儿低体温。因为低体温会影响新生儿的代谢和各器官功能,不利于术后恢复。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术后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臀部皮肤,防止出现尿布疹等皮肤问题。要及时更换尿布,每次更换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抹护臀霜等。
3.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严格洗手,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等。因为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会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