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多表现为水痘,潜伏后在诱因下激活,先有前驱神经痛等症状,1-3天后出现特定皮疹,皮疹经演变消退,部分患者会有后遗神经痛,不同人群在各阶段表现有差异,需注意相关护理及鉴别。
一、病毒激活与传播阶段
1.初次感染
人在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后,多表现为水痘。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典型水痘症状,如发热、全身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等。成人感染后也可能出现水痘,但症状相对儿童可能更重。VZV具有嗜神经性,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
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和成人初次感染VZV后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免疫系统更倾向于引发水痘的典型症状,而成人可能在症状严重程度上有差异。
2.病毒潜伏
VZV潜伏在神经节中时,处于休眠状态,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病毒会被激活。例如,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放化疗导致免疫抑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潜伏的病毒就会被激活。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诱发病毒激活。
二、前驱症状阶段
1.神经痛相关表现
病毒激活后,会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在发病前1-3天,患者可能会出现受累神经节段对应的皮肤区域出现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神经痛。这种神经痛可以是刺痛、灼痛或跳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神经敏感性可能相对较高,神经痛的感受可能更明显,而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从病史角度,如果患者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病史,如曾患艾滋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在出现前驱神经痛时更应警惕带状疱疹的可能。
2.皮肤感觉异常
除了神经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受累皮肤区域的感觉异常,如瘙痒、麻木感等。在儿童中,由于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更多表现为局部皮肤的不适,需要家长仔细观察。而对于有皮肤疾病史的患者,出现这种皮肤感觉异常时需要与原有的皮肤疾病进行鉴别。
三、皮疹出现阶段
1.皮疹特点
前驱症状出现1-3天后,受累神经节段对应的皮肤区域会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不同年龄人群的皮疹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皮疹可能相对更饱满,颜色可能更鲜艳,而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皮疹的炎症反应可能相对较轻,但神经痛可能更明显。
2.不同部位的皮疹表现
如果是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可能会累及眼部,引起眼部的疱疹,如累及角膜,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对于发生在腰部等部位的带状疱疹,要注意与其他腰部疾病引起的皮肤表现相鉴别,避免误诊。
四、皮疹发展与消退阶段
1.皮疹演变
水疱壁最终会破溃、糜烂、渗出,然后逐渐干燥结痂。整个皮疹的病程一般为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可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在皮疹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对于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要特别注意避免搔抓皮疹,防止感染加重。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弱,要注意皮疹部位的护理,促进愈合。
从生活方式角度,在皮疹发展阶段,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有助于皮疹的恢复。
2.神经痛的持续情况
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仍可能存在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人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疼痛程度可能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对于有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疼痛管理,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的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