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检测、补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还有儿童和老年SLE的特殊情况。一般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反映疾病活动,尿常规有助于判断肾脏受累;自身抗体检测里ANA是筛选指标,抗ds-DNA抗体与疾病活动相关,抗Sm抗体是标记性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相关并发症有关;补体检测中C3、C4在活动期常降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皮肤活检和肾活检有相应诊断意义;儿童SLE有其特点,老年SLE检查可能不典型且需结合基础疾病分析。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约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减少(<4×10/L)者约占10%,淋巴细胞减少(<1.5×10/L)常见,约20%患者有血小板减少(<100×10/L)。
意义:血常规异常可反映疾病活动情况,如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自身免疫攻击相关细胞有关。
(二)尿常规
约50%以上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尿蛋白定量>0.5g/d或有细胞管型提示狼疮性肾炎。
意义:有助于判断肾脏受累情况,肾脏是SLE常见受累器官,尿常规变化是重要提示。
二、自身抗体检测
(一)抗核抗体(ANA)
几乎所有SLE患者ANA阳性,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其滴度与疾病活动不一定完全平行。
意义:是SLE的筛选指标,ANA阳性需进一步排查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抗双链DNA(ds-DNA)抗体
对SLE特异性高,阳性率约60%-70%,且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活动期患者阳性率高,病情缓解时滴度可降低。
意义:可作为SLE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疾病活动和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三)抗Sm抗体
是SLE的标记性抗体,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仅约25%。一旦出现,几乎可确诊SLE,且与疾病活动无关。
意义:对SLE的特异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即使患者病情处于缓解期,抗Sm抗体仍可能持续阳性。
(四)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阳性率约10%-20%,与SLE的神经精神症状、狼疮性肾炎等相关。
意义:有助于SLE的诊断及相关并发症的判断。
三、补体检测
(一)C3、C4
SLE活动期常降低,病情缓解时可恢复正常,其水平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意义:补体降低提示炎症反应活跃,可辅助判断疾病活动情况。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
(一)皮肤活检
约60%患者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表现为表皮与真皮连接处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以IgG为主,呈颗粒状沉积。
意义:对SLE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是在皮损不典型时。
(二)肾活检
对SLE肾炎的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通过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可明确肾脏病变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膜性、弥漫增生性等,不同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不同。
意义:为狼疮性肾炎的精准诊治提供依据,不同病理表现指导临床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SLE
儿童SLE在实验室检查上可能有其特点,如ANA阳性率高,且更易出现血液系统、肾脏等多系统受累表现,血常规中血细胞减少可能更明显,自身抗体检测也有相应特点,在进行肾活检等检查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
温馨提示:儿童SLE患者在检测时要更加关注各系统指标的变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进行有创检查如肾活检等时,要做好充分的安抚和准备工作,确保检查安全进行,同时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变化以指导治疗。
(二)老年SLE
老年SLE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能表现不典型,自身抗体阳性率可能相对低一些,但仍需重视各项指标综合判断。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解读检查结果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检查指标的影响。
温馨提示:老年SLE患者进行检测时要全面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结合基础疾病情况分析检查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