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异常、有异味、痛、痒可能由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急性、慢性)、盆腔炎、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再根据病因分别用药物、物理等方法治疗,不同病因需不同治疗,要遵医嘱规范治疗。
一、白带异常、有异味、痛、痒的常见原因及初步判断
(一)阴道炎相关
1.细菌性阴道病:多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多见于育龄女性,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等生活方式有关。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外阴瘙痒明显,瘙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坐立不安,还可伴有外阴灼热痛、性交痛等。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于阴道内环境改变,易患此病。
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白带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可伴有灼热感、性交痛等。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二)宫颈炎相关
1.急性宫颈炎: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也可出现性交痛、下腹坠痛等症状。常见于感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多见。
2.慢性宫颈炎: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或不适。
(三)其他原因
1.盆腔炎: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可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能有异味,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多见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
2.异物刺激:如阴道内放置卫生棉条、纱布等异物时间过长,未及时取出,可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有异味、瘙痒、疼痛等。
二、应对建议
(一)一般处理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液清洗外阴。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内裤应选择棉质、宽松的。
2.避免性生活,直到症状缓解。如果是滴虫性阴道炎,性伴侣也应同时接受治疗。
3.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白带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因为孕妇用药需特别谨慎,要兼顾胎儿安全。
(二)及时就医检查
1.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检查,观察局部情况。
2.实验室检查:
白带常规检查:可了解白带的清洁度、有无病原体感染等情况。如细菌性阴道病时,白带pH值>4.5,线索细胞阳性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可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滴虫性阴道炎时,可找到阴道毛滴虫。
病原体检测:如怀疑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进行分泌物的核酸扩增试验等检查。
(三)根据病因治疗
1.细菌性阴道病: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可口服或局部用药。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氟康唑等。
3.滴虫性阴道炎:主要治疗药物为甲硝唑,需全身用药。
4.急性宫颈炎:根据病原体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如淋病奈瑟菌感染选用头孢曲松钠等,沙眼衣原体感染选用阿奇霉素等。
5.慢性宫颈炎: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或局部药物治疗等。
6.盆腔炎: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抗生素的使用需遵循个体化、经验性、广谱、及时的原则。
7.异物刺激:需及时取出阴道内的异物,然后根据局部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预防感染等。
总之,当出现白带异常、有异味、痛、痒等情况时,应引起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延误病情。不同原因导致的症状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