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发生与机械性创伤、肛管狭窄、感染等因素相关。机械性创伤中大便干结及排便用力会损伤肛管皮肤;肛管狭窄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前者胚胎发育异常,后者与手术、炎症等有关;感染因素里肛管局部感染及炎症蔓延会使肛管组织受损引发肛裂。
一、机械性创伤因素
(一)大便干结
1.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长期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膳食纤维摄入过少、饮水不足等情况,就容易导致大便干结。当干结的大便通过肛管时,会对肛管皮肤产生强烈的机械性损伤。例如,一些长期久坐、很少运动且饮食不均衡的成年人,肠道蠕动相对缓慢,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变得干结。
儿童:儿童如果饮食中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或者有不良的排便习惯,如长时间憋便等,也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儿童的肛管皮肤相对娇嫩,干结大便通过时更易造成肛管皮肤的撕裂。
2.损伤机制:干结的大便直径增大,通过肛管时对肛管皮肤的摩擦力和冲击力增大,超过了肛管皮肤的耐受程度,就会造成肛管皮肤的裂伤,进而引发肛裂。
(二)排便过于用力
1.不同性别差异
男性:男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过度用力排便,比如患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时,排尿不畅可能会导致其在排便时更用力。男性相对女性可能在体力上有一定优势,但过度用力排便同样会增加肛管的压力。
女性:女性在怀孕后期,由于胎儿增大压迫盆腔,可能会影响排便,导致排便时用力。而且女性的肛管解剖结构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受到过度用力排便的影响,因为女性肛管周围的肌肉等组织在生理结构上可能存在一定特点,使得过度用力排便时肛管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利于其耐受。
2.损伤原理:排便时用力过猛会使肛管内压力急剧升高,超过肛管皮肤的抗压能力,从而造成肛管皮肤的损伤,引发肛裂。
二、肛管狭窄因素
(一)先天性肛管狭窄
1.发生情况:先天性肛管狭窄是一种较少见的情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肛管发育异常导致肛管内径小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从出生后就存在肛管狭窄的问题,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当大便通过肛管时,由于肛管本身狭窄,就容易对肛管皮肤产生反复的机械性损伤,进而引发肛裂。
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先天性肛管狭窄会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长期的排便不畅和肛裂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等生长发育相关方面,因为排便不适可能导致儿童食欲下降等情况。
(二)后天性肛管狭窄
1.手术因素:比如肛门部位曾进行过手术,如肛瘘手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肛管周围的组织,术后瘢痕挛缩可导致肛管狭窄。一些患者在肛门部位手术恢复后,由于瘢痕组织的收缩,肛管口径变小,大便通过时就容易造成肛管皮肤的损伤而引发肛裂。
2.炎症因素:肛门部位的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累及肛管时,炎症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肛管组织纤维化,进而引起肛管狭窄。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炎症的慢性刺激使得肛管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肛管狭窄,增加了肛裂的发生风险。
三、感染因素
(一)肛管局部感染
1.常见病原体:肛管局部的感染多由细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等。当肛管局部发生感染时,炎症会刺激肛管皮肤和黏膜,使局部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受损。例如,一些人不注意肛门局部卫生,细菌容易在肛管周围滋生繁殖,引发感染,进而增加肛裂的发生几率。
2.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肛管局部感染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而且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肛管局部感染,从而更容易引发肛裂。
婴幼儿:婴幼儿肛门局部皮肤娇嫩,如果护理不当,如尿布更换不及时等,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肛管局部炎症,增加肛裂的发生可能。
(二)炎症蔓延
当肛管周围的组织发生感染时,炎症可能会蔓延至肛管皮肤。例如,肛周脓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会向肛管皮肤方向蔓延,导致肛管皮肤受损,进而引发肛裂。这种炎症蔓延的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炎症的扩散使得肛管皮肤和组织受到更广泛的损伤,增加了肛裂发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