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会有疾病本身相关表现,包括关节症状(早期下腰部等疼痛僵硬、外周关节受累,进展后脊柱强直畸形等)和关节外表现(眼部、心脏、肺部、神经系统受累等),还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如日常活动、工作能力受限及心理影响,不同人群有其特点及应对方式,预后方面早期规范治疗等可改善预后,延误则预后差,治疗时机、病情活动度、患者依从性等影响预后。
一、疾病本身相关表现
(一)关节症状
早期表现: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出现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僵硬,一般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活动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但休息后又易加重,这种疼痛具有隐匿性、间歇性的特点,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臀部、腹股沟区酸痛,疼痛可向下肢放射,类似坐骨神经痛表现。青少年发病者,外周关节受累较常见,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可出现单关节或寡关节肿胀、疼痛。
病情进展后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脊柱病变逐渐加重,可出现脊柱强直、畸形。患者脊柱活动度逐渐受限,从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到最终脊柱呈强直状态,出现驼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体态。胸廓活动度也会受限,导致患者呼吸时胸廓不能正常扩张,影响肺功能。
(二)关节外表现
眼部受累:约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眼部病变,如葡萄膜炎或虹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心脏受累:少数患者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传导阻滞等心脏病变,患者可能会有心慌、胸闷等表现,但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需要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才能发现。
肺部受累:病程较长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病变,如肺上叶纤维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功能。
神经系统受累:少见情况下,强直性脊柱炎可累及神经系统,如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日常活动受限
由于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诸多困难,如穿衣、洗漱、弯腰拾物等动作难以完成,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患者可能需要依赖他人帮助完成一些基本生活事务,这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
(二)工作能力下降
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为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降低,难以从事原来的工作,可能需要更换工作岗位或减少工作时间,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经济收入,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
(三)心理影响
长期受疾病困扰,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为疾病带来的身体外形改变(如驼背畸形)、生活和工作的受限,会让患者产生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应对和治疗依从性,形成恶性循环。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一)青少年患者
青少年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疾病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脊柱畸形等问题更加严重。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需要特别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监测骨骼生长指标。同时,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青少年面临身体形象改变和学业等多方面压力,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二)女性患者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情况。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影响疾病的活动度,部分患者在妊娠时症状会有所缓解,但分娩后可能会复发或加重。在用药方面需要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妇产科和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孕期管理和治疗。
(三)老年患者
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疾病导致的脊柱畸形等问题可能会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进而增加骨折的可能性。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药物选择上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加强对骨骼健康的管理,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预防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疾病的预后情况
(一)总体预后
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缓解疼痛、僵硬等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避免或减轻脊柱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以保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较好的生活质量。但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病情容易进展,出现严重的脊柱畸形和关节功能丧失,预后相对较差。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
治疗时机:早期规范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发病后越早开始正规的抗风湿治疗,越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病情活动度:疾病处于活动期时,炎症反应明显,容易导致关节破坏和畸形,所以控制病情活动度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患者依从性:患者是否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也会影响预后。如果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病情容易复发和进展,预后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