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分类

来源:民福康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增高、后除极与触发活动)和冲动传导异常(折返激动、传导阻滞);按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所致(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和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生理性传导阻滞、病理性传导阻滞);按心率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不同人群心律失常情况和表现不同,需综合个体情况诊断治疗并避免诱发因素。

一、心律失常的机制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冲动形成异常

自律性增高: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当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发生改变时可导致心律失常。例如,在病理状态下,如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功能发生变化,可使窦房结、心房、心室等部位的自律性增高。以窦房结为例,当血钾浓度降低时,窦房结细胞的舒张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加快,自律性增高,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后除极是指在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中或复极完毕后发生的膜电位的振荡性波动。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分为早后除极和晚后除极。早后除极多发生在2、3相复极过程中,与复极延长有关,常见于低血钾、药物(如奎尼丁、胺碘酮等)影响等情况;晚后除极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后的4相,是细胞内钙超载触发的短暂内向电流所引起,多见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某些强心苷类药物过量等情况。触发活动是指由后除极电位触发的异常冲动发放,可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儿茶酚胺增多时,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可导致晚后除极,从而引发触发活动导致的心律失常。

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激动:是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机制。折返是指冲动沿一条路径传出后,又可沿另一条路径返回而再次激动原已兴奋过的心肌。典型的折返发生需要三个条件:存在解剖学或功能学上的双向传导阻滞区;两条传导路径的传导速度不同;传导缓慢的路径有足够长的不应期。例如,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就是由于房室结存在两条传导性能不同的路径,一条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长,另一条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短,当一个适时的早搏传入时,可在两条路径中发生不同的传导和不应期变化,从而形成折返,导致心动过速发作。

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等。传导阻滞的发生是由于心肌细胞的不应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等原因导致冲动不能正常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病变部位的心肌细胞受损,可导致局部传导阻滞,如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和机械收缩功能。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如下:

按心律失常发生的原理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钟,多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热、贫血、甲亢等情况)、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钟,可见于运动员、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甲减等情况)、窦性停搏(窦房结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窦房传导阻滞(窦房结冲动传导至心房时发生阻滞)等。

异位心律:分为主动性异位心律和被动性异位心律。主动性异位心律包括过早搏动(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扑动和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被动性异位心律包括逸搏(房性逸搏、房室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和逸搏心律(房性逸搏心律、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多见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传导障碍时,逸搏和逸搏心律作为一种保护性机制,可维持心脏的基本泵血功能。

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生理性传导阻滞:如干扰及房室分离,干扰是指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一个冲动到达时,心脏某一部分正处于不应期而不能激动,从而发生传导中断;房室分离是指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不同的起搏点控制,常见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

病理性传导阻滞:如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等),病理性传导阻滞多由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

按心率快慢分类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各种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等。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的排血量急剧下降,严重时可引起休克、晕厥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的输出量减少,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改变,更容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女性在围绝经期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于不同人群的心律失常,需要综合考虑其个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从而引起的心跳不规则、心跳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等症状的总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