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肛裂的原因包括便秘、肛门外伤、肛管狭窄、感染等;表现有疼痛、便血、便秘及肛门检查可见梭形或椭圆形裂口等伴随体征;预防与应对需从饮食调整、保持肛门清洁、治疗相关疾病、避免肛门外伤等方面进行,如成年人和儿童分别通过相应饮食、清洁、疾病治疗及避免外伤来预防和应对肛裂。
一、经常肛裂的原因
(一)便秘因素
1.成年人情况:成年人若长期便秘,大便干结粗硬,排便时需用力努挣,这会使肛管皮肤受到强烈的机械性创伤,容易引发肛裂。例如,有研究表明,约80%-90%的肛裂患者存在便秘的情况,长期便秘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排便时对肛管的压力增大,反复的这种压力刺激就容易损伤肛管皮肤形成肛裂。
2.儿童情况:儿童肛裂也可能与便秘有关,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蔬菜、水果摄入过少,或者因某些疾病导致排便困难,长期便秘使肛管承受较大压力,进而引发肛裂。比如有些儿童挑食,不爱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容易出现便秘,增加肛裂风险。
(二)肛门外伤因素
1.成年人情况:肛门局部的外伤是导致肛裂的常见原因之一。性生活过于剧烈、肛门检查时操作不当、肛门异物损伤等都可能引起肛管皮肤的裂伤。例如,在进行肛门指诊等检查时,如果动作粗暴,可能会直接损伤肛管皮肤,若损伤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复,就可能发展为肛裂。
2.儿童情况:儿童肛门相对较娇嫩,玩耍时异物插入肛门等外伤情况也可能导致肛裂。比如儿童将小玩具等异物塞入肛门,造成肛管皮肤损伤,若未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肛裂。
(三)肛管狭窄因素
1.先天性因素:有些人先天性肛管狭窄,肛管的管径比正常人小,排便时肛管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人大,容易导致肛管皮肤破裂形成肛裂。这种情况在儿童中也可能存在,由于先天性肛管发育异常,出生后就可能存在肛管狭窄的问题,随着生长发育,排便时就容易出现肛裂。
2.后天性因素:肛门部位的手术、炎症等因素可能导致肛管狭窄。例如,肛门部位的肛瘘手术等可能会引起肛管周围组织的瘢痕形成,导致肛管狭窄,排便时肛管扩张困难,压力增大,从而引发肛裂。
(四)感染因素
1.肛管周围炎症:肛管周围的炎症,如肛窦炎等,炎症可蔓延至肛管皮肤,引起皮肤感染、溃疡,进而发展为肛裂。肛窦炎时,炎症分泌物刺激肛管皮肤,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裂伤,且不易愈合,长期反复就形成了经常肛裂的情况。
2.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肛管皮肤出现病变,引起肛裂。结核杆菌感染可使肛管组织发生特异性炎症,破坏肛管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肛裂反复不愈。
二、经常肛裂的表现
(一)症状表现
1.疼痛:肛裂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又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这种疼痛的周期性是肛裂的典型表现。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会有疼痛的症状,但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2.便血:排便时粪便擦伤溃疡面或撑开肛管,可使创面出血,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滴血,鲜血鲜红。成年人和儿童都可能出现便血情况,儿童便血时家长可能会发现粪便表面有血迹。
3.便秘:因害怕排便时的疼痛,患者往往有意推迟排便时间,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更长,水分进一步被吸收,导致便秘加重,而便秘又会反过来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
(二)体征表现
通过肛门检查可以发现肛管后正中部位(成年人多见)或前正中部位(儿童肛裂多发生在这个部位)有梭形溃疡,或者是椭圆形的裂口,还可能看到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等肛裂的伴随体征。
三、经常肛裂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一)饮食调整
1.成年人: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香蕉、苹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例如,每天可以饮用1500-2000ml的水,多吃蔬菜,使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g左右。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肛管,加重肛裂症状。
2.儿童: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均衡,鼓励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可以将蔬菜做成孩子喜欢的口味,如将菠菜做成菠菜泥等,水果可以选择孩子喜欢吃的种类,保证儿童每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从而降低肛裂的发生风险。
(二)保持肛门清洁
1.成年人:要注意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避免粪便残留刺激肛管皮肤。可以使用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肛裂的愈合和预防复发。
2.儿童:家长要帮助儿童保持肛门清洁,每次便后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拭,然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清洗时的力度,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肛门皮肤。可以适当给儿童进行温水坐浴,但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37-40℃左右,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
(三)治疗相关疾病
1.成年人:如果患有肛窦炎等肛管周围炎症性疾病,要积极治疗,控制炎症,防止炎症蔓延至肛管皮肤引发肛裂。对于有肛管狭窄情况的成年人,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通过手术等方式解除肛管狭窄,以改善排便时的压力情况,预防肛裂复发。
2.儿童:如果儿童存在先天性肛管狭窄等问题,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对于因其他疾病导致排便困难的儿童,如先天性巨结肠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排便情况,预防肛裂的发生和复发。
(四)避免肛门外伤
1.成年人:在性生活等活动中要注意适度,避免过于剧烈造成肛门外伤。进行肛门检查等医疗操作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肛门外伤。
2.儿童:家长要注意看护儿童,避免儿童将异物插入肛门等情况发生,防止肛门外伤。在儿童玩耍时,要注意环境安全,避免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导致肛门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