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病毒学、心脏超声及心内膜心肌活检等。心电图可现ST-T改变和心律失常等;血液检查能通过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检测辅助诊断;病毒学检查可通过核酸和抗体检测明确病因;心脏超声能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金标准但有创,这些检查从不同方面帮助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及评估病情,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患者在检查表现和操作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一、心电图检查
1.意义:
是病毒性心肌炎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约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心电图异常。可表现为ST-T改变,如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还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心电图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能反映心肌电活动的异常情况。对于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的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
2.具体表现及相关因素:
儿童患者可能因心肌受累程度不同,心电图改变相对多样。一般来说,ST-T改变可能与心肌细胞受损,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异常有关;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相关。
二、血液检查
1.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意义:CK-MB是心肌损伤较为特异的标志物之一。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细胞受损,CK-MB释放进入血液,其水平升高提示心肌有损伤。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在相同心肌损伤程度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女性可能因生理周期等因素有一定个体差异。对于有病毒感染病史且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检测CK-MB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参考范围:血清CK-MB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25U/L(不同检测方法略有差异),当高于正常范围时需考虑心肌损伤可能。
肌钙蛋白(cTnI或cTnT):
意义:cTnI或cTnT是更敏感和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细胞受损时,cTnI或cTnT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由于心肌细胞的生理特点,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与成人相似,但在检测时需注意儿童的正常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cTnI正常参考值通常低于成人值,当高于儿童正常范围时提示心肌损伤。
2.炎症指标检测
C反应蛋白(CRP):
意义: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时,CRP会升高。它可以反映体内炎症的活动程度。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可能本身基础炎症水平略有不同,但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生时,CRP的升高机制主要是机体对心肌炎症的免疫反应。一般来说,CRP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过程,对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处于活动期有一定帮助。
参考范围:血清CRP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10mg/L,若高于此值提示可能存在炎症。
红细胞沉降率(ESR):
意义:ESR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也常升高,它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聚集性和血浆粘度等因素的变化,间接反映体内炎症状态。年龄较大的患者与年龄较小的患者在ESR变化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ESR通常比成人稍快,但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其升高程度与炎症反应程度相关。例如,当病毒性心肌炎处于活动期时,ESR往往会明显升高。
三、病毒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
意义: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心肌组织或粪便等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等相关病毒的核酸,有助于明确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病毒感染的途径和易感性可能不同,但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直接找到致病病毒的证据。例如,若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检测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PCR检测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以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对于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都有严格要求,不同年龄的患者样本采集方法略有不同,儿童样本采集相对更需注意安抚,以保证样本质量。
2.病毒抗体检测
意义: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病毒特异性抗体,如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抗体产生的速度和水平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患者可能免疫功能相对较好,抗体产生可能更迅速,但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抗体检测中,主要还是依据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来判断是否有病毒感染及是否引发心肌炎。一般来说,若急性期抗体滴度低,恢复期显著升高,提示近期有病毒感染且可能导致了心肌损伤。
四、心脏超声检查
1.意义:
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肌收缩功能减退等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特点不同,儿童心脏相对较小,心肌顺应性等与成人有差异,但心脏超声仍能准确评估其心脏情况。例如,通过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若LVEF降低提示心脏收缩功能受损,有助于评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具体表现及相关因素:
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心脏解剖结构与男性略有不同,心脏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测量指标的准确性。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脏超声显示的心室壁运动异常可能与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时需要更精细的操作,以准确评估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等。
五、心内膜心肌活检
1.意义:
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通过获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直接观察心肌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不过,由于其有创性,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的风险和操作难度略有不同,儿童进行该检查时需要更谨慎的操作和术后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病理表现及相关因素:
病理上可见心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心肌细胞有变性、坏死等改变。不同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病理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体现了心肌的炎症性损伤。在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