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下坠是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肛门下坠是患者自觉肛门有沉重、胀满等感,常见病因包括肛肠疾病(如痔疮、肛周脓肿等)、肠道其他疾病(如结直肠肿瘤等)、其他因素(如妇科疾病、全身性疾病),伴随症状不同意义各异,不同人群有特点,诊断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针对病因及一般治疗,如肛肠疾病依病情采取相应治疗,肠道疾病等也有对应治疗方式,患者需注意休息、清洁等一般事项。

常见病因及相关情况

肛肠疾病

痔疮:尤其是内痔脱出嵌顿或炎性外痔时,肿胀的痔核刺激肛门周围神经,可导致明显的肛门下坠感。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痔疮患者会出现肛门下坠症状,不同类型痔疮引发肛门下坠的机制有所不同,内痔脱出多因痔核体积增大,受肛管括约肌约束,回流受阻,进而刺激肛门产生下坠感;炎性外痔则是由于炎症刺激肛周组织,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末梢导致下坠感。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形成后,局部组织肿胀、压力增高,会刺激肛门产生下坠感,同时还常伴有肛周疼痛、红肿、发热等表现。临床中发现,肛周脓肿患者中肛门下坠是较为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其发生与脓肿的位置、大小等因素相关,深部脓肿可能更容易引起明显的肛门下坠感。

直肠炎: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炎症,如感染性直肠炎、溃疡性直肠炎等,炎症刺激直肠黏膜及周围组织,导致直肠蠕动异常和感觉神经受刺激,从而出现肛门下坠感,还可伴有腹泻、黏液便、便血等症状。不同病因导致的直肠炎,肛门下坠的表现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例如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肛门下坠感往往相对持续且较为明显。

直肠脱垂: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向下移位,当脱垂的直肠刺激肛门周围组织时,会引起肛门下坠感,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及多次分娩的女性。儿童直肠脱垂多与发育尚未完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有自愈可能,但在此期间可能会因脱垂刺激出现肛门下坠;老年人直肠脱垂则多与盆底组织松弛等因素有关,肛门下坠感常较为明显且影响生活质量。

肠道其他疾病

结直肠肿瘤:直肠癌较为常见,肿瘤生长过程中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同时肿瘤增大可能阻塞肠腔或侵犯周围组织,引起肛门下坠感,还可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消瘦等症状。结直肠肿瘤导致肛门下坠的机制与肿瘤对肠道的刺激、梗阻以及侵犯周围神经等有关,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随着肿瘤进展,肛门下坠感会逐渐加重。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患者可出现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和内脏高敏感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肛门下坠感,常伴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其发生与精神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相关,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肛门下坠感。

其他因素

妇科疾病:女性患者的一些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肛门下坠感,如盆腔炎,炎症刺激直肠子宫陷凹,可反射性引起肛门下坠感,同时伴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子宫后倾后屈位,增大的子宫压迫直肠,也可能出现肛门下坠感。不同妇科疾病引起肛门下坠的机制不同,盆腔炎是炎症波及直肠周围组织,子宫后倾后屈则是解剖位置的压迫导致。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植物神经病变,可影响肠道神经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和感觉异常,出现肛门下坠感;还有一些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肛周组织的血液循环或神经功能等引发肛门下坠,但相对较为少见。

伴随症状及相关意义

伴有便血:若肛门下坠同时伴有便血,可能提示痔疮、直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等疾病。例如痔疮便血多为便后滴血或厕纸上带血,颜色鲜红;结直肠肿瘤引起的便血常为暗红色,伴有黏液,与粪便混合。

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直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相关。结直肠肿瘤患者可能逐渐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从原来的排便规律变为不规则;直肠炎患者也常伴有排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

伴有发热:多见于肛周脓肿、肠道感染等疾病,肛周脓肿患者除肛门下坠外,常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肠道感染引起的肛门下坠可能伴有发热、腹痛、腹泻等表现。

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肛门下坠需警惕直肠脱垂等情况,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排便情况及肛门周围表现,若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肛门不适、排便异常等,应及时就医。儿童直肠脱垂多与发育因素有关,平时要注意避免孩子长时间蹲便、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肛门下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直肠黏膜松弛、盆底肌功能减退等。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诊断和处理肛门下坠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避免因过度关注肛门下坠而忽略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在就医过程中需要家人给予更多协助。

女性:女性出现肛门下坠时要考虑妇科疾病的可能,如盆腔炎等,在进行相关检查时要告知医生妇科病史及症状表现,以便全面排查病因。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对病情的影响,如孕期、哺乳期等,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肛门指诊,通过手指触摸可以初步了解肛门及直肠下段的情况,如是否有肿物、压痛、狭窄等,对于诊断痔疮、肛周脓肿、直肠肿瘤等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

直肠超声:可清晰显示直肠周围组织的结构,有助于诊断肛周脓肿、直肠黏膜下脓肿等疾病,能发现脓肿的位置、大小等情况。

结肠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直肠、结肠黏膜的情况,对于诊断直肠炎、结直肠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可在直视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性质。

盆腔超声或CT、MRI检查:对于女性患者排查妇科疾病导致的肛门下坠有帮助,如盆腔炎时通过盆腔超声可发现盆腔积液等情况;结直肠肿瘤时通过CT、MRI检查可了解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等。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

肛肠疾病相关:痔疮可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如坐浴、外用痔疮膏等)或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多需手术切开引流;直肠炎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感染性直肠炎使用抗感染药物,溃疡性直肠炎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等药物治疗;直肠脱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保守治疗(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等)或手术治疗。

肠道其他疾病相关:结直肠肿瘤多采取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主要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及药物对症治疗,如使用调节肠道动力药物、益生菌等。

妇科疾病相关:盆腔炎主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子宫后倾后屈可通过妇科手法复位等方法进行处理。

一般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饮食上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轻对肛门的刺激。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肛门下坠
肛门下坠是发生在患者直肠末端、肛门等部位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肛肠疾病而引起的,可单一或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便后腹部疼痛肛门下坠怎么回事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便后腹部疼痛肛门下坠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膀胱炎或尿道炎:这些炎症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也可能引起腹部疼痛和肛门下坠感。 2.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中,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腹部疼痛和肛门下坠感。 3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和肛门下坠感怎么办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和肛门下坠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是某些潜在问题的信号。以下是一些建议: 1.休息和观察:首先,应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观察疼痛和下坠感的程度、频率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阴道出血等。 2.保持良好的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卫生巾,避免感染。 3.饮食调整:增
感觉总有大便在肛门口是什么原因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总有大便在肛门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肛门疾病: 痔疮:内痔或混合痔可导致肛门坠胀感,感觉总有大便。 肛裂: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可引起肛门疼痛和大便不尽感。 肛瘘: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可有局部瘙痒、疼痛和大便排出不畅。 2.直肠疾病: 直肠炎:直肠黏膜的炎症,可引起
痔疮术后肛门有下坠感怎么回事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痔疮术后肛门有下坠感可能是由于创口水肿、炎症刺激、痔核切除不完全等原因所致。 1、创口水肿:患者在进行痔疮手术时会对直肠、肛管黏膜造成损伤,致使创面出现水肿的情况,此时会出现肛门下坠感。 2、炎症刺激:在痔疮术后,如果患者日常护理未做好,可能会导致手术伤口受到感染,引起炎症反应。炎症会对肛周组织产生
肛门下坠总想大便是怎么回事,怎么检查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肛门下坠总想大便可能是痔疮、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等疾病所致,检查方式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判断。 1、痔疮 痔疮主要和肛垫下移、静脉曲张等因素有关,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肿大,可出现排便时疼痛、出血、肛门下坠、总想大便等症状。此病进行直肠指检、肛门镜、肠镜等检查即可确诊。 2、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
女性下腹部隐痛想拉屎什么原因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下腹部隐痛并且想要排便通常是正常现象,但也有可能与慢性肠炎、附件炎等疾病有关,需要针对病因治疗。 1、正常现象:当机体有便意时,粪便向下移动会刺激肠道,进而出现隐痛感,一般在排便结束后疼痛感会消失。 一般不需要治疗,通常及时排便以后腹部隐痛感和排便感会消失。 2、慢性肠炎:慢性肠炎主要是由急性肠
补气的中成药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补气的中成药有很多,如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 1.补中益气丸 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它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等。其方中黄芪、党参等可补脾益气,升麻、柴胡等能升阳举陷。 2.人参归脾丸 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适用于心脾两虚、
治脾胃虚弱的中成药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治脾胃虚弱的中成药有很多,常见的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香砂六君丸等。 1.参苓白术散 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它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其药物组成中人参、白术、茯苓等可健脾益气,山药、莲子等能补脾止泻。 2.补中益气丸 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脾胃
脾虚吃什么中成药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脾虚可以吃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中成药。 1.参苓白术散 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其成分中的人参、白术、茯苓等可健脾益气,桔梗能宣肺利气。 2.补中益气丸 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脾虚气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
排卵期下腹痛肛门下坠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上述情况有可能是正常的。因为有可能在排卵的时候发生了卵泡破裂,造成卵泡内的液体流入了盆腔内,刺激到了肛门,因此造成上述症状。也有可能是因为在排卵期间发生了急慢性的盆腔炎,造成上述情况发生,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女人肛门下坠总想大便
张继业 主任医师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女人肛门下坠总想大便,是由于女人产娩的原因,容易造成盆底松弛以及退行性改变,引起盆底器官下垂、盆底下降。部分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常常有肛门下坠、总想大便的感觉。引起肛门下坠的其他原因还有盆腔底部肿物、直肠后间隙的骶前肿物、囊肿及盆底疝、直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肛门直肠周围感染等。
肛门下坠总想大便是怎么回事?
刘伍才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如果肛门下坠总想大便,它的原因是由于里急后重所造成的。引起里急后重的主要原因有很多,首先应该是直肠的恶性肿瘤,这也是最常见的病因。而且解大便时,大便难解干解,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其他部位的转移,出现其他相对应的临床症状。当然,痔疮的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此症状,女性患者妇科的相关疾病也有可能会产生。所以出现此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
肛门下坠感是什么原因?
张继业 主任医师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肛门下坠感有以下几种原因:1、肛门手术损伤组织过多,术后创面形成瘢痕挛缩,产生肛门下坠感。2、炎症刺激。如直肠炎、肛窦炎、肛乳头炎等。3、脱出性疾病。如内痔脱出、嵌顿,直肠脱垂等。4、肿瘤刺激。如直肠癌、前列腺癌等。压迫刺激直肠末端压力感受器,导致里急后重、肛门坠胀。5、肛内粪便压迫。长期便秘或粪嵌塞患者,因粪便刺激压力感受器,粪便不能排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