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严重受损,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本质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常伴随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该病多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引发,初期心脏通过代偿机制维持功能,但长期负荷过重会导致心肌重构、心室扩大,最终失代偿。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症状,或下肢水肿、腹胀、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表现。
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心脏超声、脑钠肽检测等辅助检查。治疗包括利尿剂减轻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肌重构、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等,严重者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心脏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