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绝对卧床与体位管理、生命体征与并发症监测、疼痛与氧疗管理、饮食与排便护理、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等。
1.绝对卧床与体位管理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3天,包括进食、排便均在床上完成,减少心肌耗氧。体位以平卧或半卧位为主,避免突然改变姿势引发血压波动。
2.生命体征与并发症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记录心率、血压、呼吸,观察有无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每日监测电解质、心肌酶谱,警惕低钾血症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3.疼痛与氧疗管理
遵医嘱使用吗啡镇痛,观察呼吸抑制副作用。持续低流量吸氧(2-4L/min),改善心肌缺氧,缓解心绞痛。
4.饮食与排便护理
发病24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盐、低脂软食,避免过饱,预防便秘,禁止用力排便。
5.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通过沟通缓解焦虑,解释疾病进展与治疗目标。病情稳定后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如从床边站立到室内步行,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若患者出现胸痛加剧、意识模糊、血压骤降等表现,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切勿自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