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确诊需结合多项检查,检查项目主要有超声检查、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主要初筛手段,可清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宫腔形态及肌层浸润情况。绝经后女性内膜厚度超过4-5毫米需警惕病变,生育期女性需结合月经周期综合判断。
2.病理检查
诊断性刮宫是确诊金标准,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癌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分段刮宫可区分宫颈与宫体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宫腔镜可直视病灶并定位活检,尤其适用于超声异常但诊刮阴性者。
3.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能精准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术前分期提供关键依据。CT检查可辅助排查远处转移。
4.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25、HE4等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病情进展,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多用于疗效监测及复发评估。
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详细病史及用药情况,高危人群,如肥胖、糖尿病、长期雌激素治疗者,应定期筛查。检查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按医嘱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