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的抢救方法包括体位调整、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

1、体位调整
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前负荷,缓解呼吸困难。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调整至舒适且利于呼吸的体位,同时要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
2、氧疗
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L/min,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对于存在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的患者,氧疗能改善缺氧状况。
3、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能迅速利尿,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使用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防止电解质紊乱。儿童使用利尿剂需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密切观察尿量和电解质变化。
4、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如无创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能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但要注意通气参数的调节,避免气压伤等并发症。
5、病因治疗
积极寻找急性心衰的病因并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心肌梗死、纠正心律失常等。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要长期管理基础疾病,避免诱因,如感染、过度劳累等。
不仅如此,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以及尿量、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