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的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癫痫发作、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垂体瘤相关症状及其他内分泌改变)、视力视野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是脑瘤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早期可能间歇性发作,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这是由于肿瘤占位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或牵拉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引起。儿童脑瘤患者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头痛往往通过异常行为体现。
2.呕吐:通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当颅内压增高时,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在小儿脑瘤中较为常见,易被家长误认为肠胃疾病而忽视。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等。长期的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在成人和儿童脑瘤患者中均可出现,但儿童由于对视力变化感知不如成人敏感,可能发现较晚。
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癫痫发作:部分脑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可为局灶性发作或全身性发作。肿瘤的刺激作用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不同类型的脑瘤发生癫痫的概率有所不同,如额叶肿瘤相对更容易引起癫痫发作。在儿童脑瘤中,癫痫发作也较为常见,且可能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生活质量。
2.运动障碍:若肿瘤位于大脑运动区附近,可导致对侧肢体无力、瘫痪或运动不协调等症状。例如肿瘤影响左侧大脑运动区,可能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成人患脑瘤出现运动障碍时会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儿童则可能影响其运动发育和肢体功能的正常发展。
3.感觉障碍:如肿瘤累及感觉传导通路,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温度觉减退等。比如顶叶肿瘤可能导致对侧躯体感觉障碍,成人会感觉到身体某部位的感觉异常不适,儿童则可能表现为对疼痛等刺激反应不敏感等情况。
4.语言障碍:若脑瘤位于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语言中枢区域,可出现语言表达困难(如运动性失语)、理解障碍(如感觉性失语)或命名性失语等。成人患此类脑瘤会严重影响其语言交流能力,儿童则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
三、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
1.垂体瘤相关症状:不同类型的垂体瘤会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异常。例如泌乳素瘤可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泌乳,男性性功能障碍;生长激素瘤在儿童期可引起巨人症,成人期可引起肢端肥大症等。垂体瘤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垂体瘤引起的巨人症会显著改变儿童的身高和外貌,对其心理和生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2.其他内分泌改变:某些脑瘤可影响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出现相应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表现为乏力、畏寒、黏液性水肿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出现乏力、血压降低、色素沉着等。
四、视力视野障碍
1.视力下降:脑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等结构可导致视力逐渐下降。肿瘤如果压迫一侧视神经,可出现单侧视力下降;若压迫视交叉,则可能引起双颞侧偏盲等视野改变。成人视力下降若不及时就医排查脑瘤,可能延误病情,儿童视力下降还可能影响其学习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2.视野缺损:如前所述,视交叉受压可出现双颞侧偏盲,即双眼外侧视野缺损;若肿瘤压迫一侧视束,可出现对侧同向性偏盲等不同类型的视野障碍,这是由于视觉传导通路受损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