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滋病症状相关情况包括:艾滋病急性期多在感染后2-4周出现发热、盗汗、咽痛、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疼痛等,1-3周可自行缓解,有高危行为者需警惕;无症状期体内病毒持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女性孕期可能传胎儿,生活方式不健康者易加快进发病期,有高危行为者无症状也需检测;发病期有严重全身症状如持续发热、消瘦、乏力、慢性腹泻等,还有机会性感染相关症状如肺部感染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消化道感染致腹痛、口腔感染致口腔念珠菌感染、神经系统感染致头痛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期症状表现有别,有感染风险者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检测。
一、艾滋病急性期可能出现的症状
艾滋病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可伴有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醒来后汗止。还可能出现咽痛,表现为咽部疼痛不适,吞咽时可能加重。此外,可出现皮疹,多为红色斑丘疹,可分布于全身多处,一般没有瘙痒等特殊感觉,但也有少数人可能有轻度瘙痒。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腹泻一般为稀水样便,每天数次不等。还有部分人会出现关节疼痛,以大关节为主,如膝关节、肘关节等,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此阶段症状一般持续1-3周后可自行缓解。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感染后急性期症状可能相对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症状可能相对更重或持续时间更长。有高危性行为等病史的人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高度警惕艾滋病感染可能。
二、艾滋病无症状期的情况
在无症状期,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与艾滋病相关的特异性症状,但此时体内病毒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在不断受损。不同性别在无症状期表现并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如果处于孕期,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人群,可能会使自身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加快进入艾滋病发病期的进程。有高危性行为史等人群即使无症状也不能排除艾滋病感染,需进行检测。
三、艾滋病发病期可能出现的症状
1.严重的全身症状
持续发热,体温可高于38.5℃,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达一个月以上。还会有消瘦,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可下降10%以上,同时伴有乏力,体力明显减退,日常生活活动都受到影响。
慢性腹泻,每天腹泻次数可达3-5次甚至更多,持续时间长,可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2.机会性感染相关症状
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多为持续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
消化道感染时,除了腹泻外,还可能出现腹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为上腹部、下腹部等。如果是口腔感染,可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膜状物,不易擦拭掉,擦拭后可见潮红糜烂面,伴有疼痛,影响进食。
神经系统感染时,可出现头痛,头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烈头痛,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偏瘫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期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发病后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影响,可能出现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机会性感染的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且恢复相对更困难。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人群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艾滋病相关检测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