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导致的脑积水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积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瞳孔变化;慢性脑积水有智能障碍、运动障碍、尿便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
一、急性脑积水症状
1.颅内压增高表现
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进行性加重。这是因为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和神经所致。外伤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由于脑脊液循环突然受阻,颅内压力迅速上升,会引起明显头痛,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头痛,但会通过异常的情绪和行为来体现颅内压增高带来的不适。
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饮食关系不大。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外伤后急性脑积水时,颅内压急剧升高,胃内压也随之升高,导致胃内容物呈喷射状排出。对于婴幼儿,呕吐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较为突出的症状之一,由于婴幼儿颅缝未完全闭合,对颅内压增高有一定缓冲作用,所以呕吐可能是其主要的早期表现。
视神经乳头水肿:早期可无视力障碍,随着病情进展,视力可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鞘内压力增高,阻碍视神经轴浆运输,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在成人中可以通过眼底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进行眼底检查可能会有一定困难,需要谨慎操作。
2.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外伤后急性脑积水,颅内压迅速升高,脑实质受压,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意识水平下降。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脑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急性脑积水时意识障碍出现可能较为迅速,且不同年龄段儿童对颅内压增高的耐受和反应不同,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反应低下、喂养困难等。
3.瞳孔变化:早期患侧瞳孔可短暂缩小,继而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导致动眼神经受压,动眼神经损伤引起瞳孔改变。如果是单侧外伤导致的脑积水,可能会出现单侧瞳孔的异常变化,而双侧脑积水时可能会出现双侧瞳孔的改变,但相对单侧情况较为复杂。
二、慢性脑积水症状
1.智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慢性脑积水时,脑脊液缓慢积聚,脑实质长期受压迫,影响脑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受损。成年人可能会发现自己近期记忆力明显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学习能力落后于同龄人,在认知和行为发育方面出现迟缓现象。
2.运动障碍:可出现步态异常,如行走不稳、蹒跚步态等,也可伴有肢体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等。慢性脑积水使脑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运动传导通路和基底节等结构,导致运动功能异常。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基础疾病,慢性脑积水导致的运动障碍可能会加重其行走困难等问题,而儿童则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和平衡能力。
3.尿便障碍:成年人可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儿童可能表现为排尿异常、大便失禁等。这是因为脑积水影响了脑内控制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功能。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慢性脑积水导致的尿便障碍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增加护理难度;对于儿童,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评估。
4.共济失调:表现为肢体协调能力差,动作笨拙,如拿东西不稳、走路易摔倒等。慢性脑积水使小脑等平衡调节结构受影响,导致共济失调。不同年龄的患者共济失调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如运动、精细动作操作等方面出现明显异常,而老年人则可能在行走、站立等平衡相关活动中表现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