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吸虫病的检查包括影像学、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了解肺部情况但对细微病变显示不清,胸部CT更清晰显示病变;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能感染血吸虫;血吸虫抗体检测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但需结合临床;粪便检查找虫卵可确诊血吸虫病但肺血吸虫病粪便不一定有虫卵;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对疑似肺血吸虫病但常规检查不明者有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不同特点及需结合生活方式等因素。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表现及意义: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有片状、斑点状阴影等。一般可初步了解肺部大致情况,但对于一些细微病变可能显示不够清晰。不同年龄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肺部组织相对较嫩,X线表现可能更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等可能影响肺部基础状态,从而干扰对肺血吸虫病胸部X线表现的判断,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需仔细分析X线表现与肺血吸虫病的关联。
2.胸部CT检查
表现及意义: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可发现肺部的小结节、片状浸润影等,对于病变的范围、形态等显示得更为准确。相比胸部X线,胸部CT在发现早期或较为隐匿的肺血吸虫病病变方面更具优势。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胸部CT表现有特点,儿童的肺部结构与成人不同,CT图像解读需考虑儿童生理特点。生活方式因素如接触疫水的频率等与肺血吸虫病的发生相关,在分析CT表现时需结合患者生活史。有肺血吸虫病相关接触史的患者,胸部CT检查能更精准地发现肺部病变,辅助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指标及意义:患者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是因为血吸虫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常规基础值不同,儿童的嗜酸性粒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注意对比分析。生活方式中是否有频繁接触疫水等情况会影响血吸虫感染的概率,从而影响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有血吸虫病流行区生活史的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高度警惕肺血吸虫病可能。
2.血吸虫抗体检测
方法及意义: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血吸虫抗体。如果抗体呈阳性,提示有血吸虫感染的可能,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患者的抗体产生情况可能因免疫系统发育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儿童的抗体产生和代谢与成人不同。生活方式中接触疫水的情况是血吸虫抗体检测阳性的重要相关因素,有疫区接触史的人群抗体检测阳性需进一步排查肺血吸虫病。
3.粪便检查
方法及意义:粪便孵化毛蚴法等可以查找血吸虫虫卵或毛蚴,若能找到则可确诊血吸虫病,但肺血吸虫病患者粪便中不一定能找到虫卵,因为血吸虫在肺部寄生后,虫卵一般不会排入肠道。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粪便检查的操作难度和结果判断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留取粪便标本相对困难。生活方式中是否有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粪便污染环境等情况会影响粪便检查结果,有相关生活史的患者粪便检查需规范操作以提高检出率。
三、病原学检查
1.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方法及意义: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灌洗液,进行镜检等检查,有可能发现血吸虫虫卵等病原体。对于一些疑似肺血吸虫病但常规检查不明确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耐受性不同,儿童进行该项检查需更加谨慎,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生活方式中接触疫水后发病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有助于直接发现肺部的血吸虫相关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