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的处理包括急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术后和治疗后护理。急救需纠正休克等;手术治疗分输卵管切除术和保守性手术,依年龄、生育意愿等选;药物治疗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年轻患者,用甲氨蝶呤等,要注意相关事项;术后及治疗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病情监测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护理考量,如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的不同护理要点。
一、急救处理
宫外孕休克首先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晶体液(如生理盐水等)和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以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同时,需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手术治疗
1.输卵管切除术:适用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征象的患者;若患者无生育要求,可将患侧输卵管切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尤其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可根据输卵管病变情况行保守性手术,如输卵管妊娠开窗术等,尽量保留患侧输卵管的功能。
2.手术方式选择考量因素
年龄:年轻患者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可考虑行输卵管切除术。
性别:无性别特异性的特殊考量,但需根据患者整体状况及生育意愿综合决定手术方式。
生活方式:若患者有强烈的生育愿望,生活方式未对手术造成特殊禁忌时,优先考虑保守性手术;若生活方式无特殊,主要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输卵管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病史:若患者有盆腔手术史等增加手术风险的病史,需更谨慎评估手术方式及风险。
三、药物治疗
对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符合以下条件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妊娠囊直径≤4cm;血hCG<2000U/L;无腹腔内出血。常用药物为甲氨蝶呤,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但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hCG水平及患者生命体征,若用药后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应立即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年龄:儿童等低龄人群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宫外孕休克相关情况,因为药物可能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未知影响。
性别:无性别差异导致的特殊药物治疗禁忌,但需考虑女性生殖系统特点及生育意愿等。
生活方式:若患者有饮酒等特殊生活方式,需评估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依据病情及药物使用指征来决定。
病史:若患者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使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时需谨慎,因为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四、术后及治疗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病情监测:持续监测血hCG水平,直至其降至正常范围;关注患者腹痛情况及有无再次腹腔内出血的表现,如头晕、心慌、腹痛加剧等。
3.特殊人群护理考量
年龄:儿童患者术后需特别注意伤口愈合情况及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监测;老年患者则要注意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监测及术后恢复情况,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性别:女性患者术后要关注生殖系统恢复情况,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需定期复查输卵管等情况。
生活方式: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需劝导其戒烟,因为吸烟可能影响术后恢复及增加再发宫外孕等风险;对于有规律运动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术后恢复允许情况下,可逐步引导其恢复适当运动,促进身体康复。
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患者需控制血压在稳定范围;有糖尿病病史患者需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