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检查与唐氏筛查在检查时间、方法、目的、结果意义和适用人群等方面有区别,NT在11-13周超声检查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染色体等疾病风险,唐氏筛查分早(9-13周)、中(15-20周)期通过抽血筛查唐氏综合征风险,NT值正常<2.5mm,唐氏筛查出风险值,两者可互补,孕妇依孕周等选合适检查项目。
一、检查时间方面
NT检查:通常在妊娠11-13周进行。这个时期胎儿的发育状况处于特定阶段,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是比较合适的时机,因为在这个孕周之前,胎儿太小,颈项透明层可能还没有形成或者太薄难以准确测量;而孕周大于14周后,过多的液体可能会被胎儿淋巴系统吸收,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唐氏筛查:分为早期唐氏筛查和中期唐氏筛查。早期唐氏筛查一般在妊娠9-13周进行,中期唐氏筛查多在妊娠15-20周进行。早期唐氏筛查结合了孕妇血清学指标和NT检查结果等;中期唐氏筛查主要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来进行风险评估。
二、检查方法方面
NT检查:是通过超声检查来进行的。医生使用超声探头经腹部或者经阴道(一般在妊娠11周之前经阴道检查更为清晰,11周后经腹部检查即可)对胎儿颈项部的透明层厚度进行测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来获取胎儿的图像信息。
唐氏筛查:是通过采集孕妇的静脉血来进行的。检测孕妇血清中的相关标志物,然后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通过特定的公式来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值。
三、检查目的方面
NT检查:主要目的是初步筛查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尤其是唐氏综合征。颈项透明层增厚可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等)、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先天性疾病相关。如果NT增厚,需要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唐氏筛查:也是用于筛查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通过检测血清标志物来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是一种产前筛查手段,对于风险值较高的孕妇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如羊水穿刺或者无创DNA检测等。
四、结果意义方面
NT检查:正常NT值一般小于2.5mm(不同医院可能略有差异)。如果NT值大于等于2.5mm则为增厚,NT增厚越明显,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越高。但NT增厚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一定有问题,还需要结合孕妇的年龄、家族史等其他因素综合判断,并且需要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等检查来确诊。
唐氏筛查:得出的是一个风险值,如1/270等。如果计算出的风险值高于截断值(不同医院截断值可能不同,一般早期唐氏筛查截断值可能在1/270左右,中期唐氏筛查截断值也多在1/270-1/380之间),则为高风险,提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如果是低风险,也只是说明胎儿患该疾病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不是绝对安全,因为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五、适用人群方面
NT检查:一般适用于所有妊娠的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等,因为这类孕妇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等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NT检查可以作为初步的筛查手段。
唐氏筛查:适用于所有愿意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不过,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孕妇错过唐氏筛查的合适孕周、有过异常孕产史等情况,可能需要选择其他的检查方式来替代唐氏筛查进行风险评估。
总之,NT检查和唐氏筛查在检查时间、方法、目的、结果意义和适用人群等方面都存在区别,在产前检查中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为胎儿的健康筛查提供依据。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孕周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