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人群易发生机会菌败血症,长期住院患者因接触医疗设备等且免疫力低下易发病;恶性肿瘤患者经放化疗等致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病;艾滋病患者因HIV攻击免疫细胞致免疫缺陷易发病;器官移植等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因免疫抑制易发病;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发病;长期或不合理用广谱抗生素患者因破坏菌群平衡易发病。
一、长期住院患者
长期住院的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医疗环境中,接触各种医疗设备和侵入性操作的机会较多,例如长期留置导管(如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等),这为机会菌进入血液提供了途径。同时,长期住院患者往往机体免疫力低下,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得身体抵御机会菌感染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机会菌败血症。例如,患有糖尿病的长期住院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其免疫细胞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了机会菌感染引发败血症的风险。
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一)恶性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受损,放疗也可能损害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例如白血病患者,其自身的白血病细胞会占据骨髓空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机体对机会菌的清除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发生机会菌败血症。此外,恶性肿瘤患者往往营养状况较差,也不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进一步增加了机会菌感染的易感性。
(二)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逐渐降低,当CD4+T细胞计数低于一定水平(如低于200/μL)时,患者极易受到各种机会菌的感染,包括肺孢子菌、念珠菌、隐球菌等,这些机会菌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就可能引发败血症。例如,艾滋病晚期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几乎完全崩溃,常常会合并多种机会菌感染,进而发展为败血症。
三、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防止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这些免疫抑制药物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例如,肾移植患者在术后需要服用环孢素等免疫抑制药物,在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细菌等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减弱,容易感染各种机会菌,如曲霉菌等,进而可能引发败血症。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时,也会面临类似的风险,因为免疫抑制治疗会降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使得机会菌有可乘之机。
四、新生儿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早产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入。同时,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或产后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细菌,如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从母亲产道感染细菌,或者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细菌侵入血液。例如,早产儿的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较差,对机会菌的清除能力不足,当有机会菌侵入时,就容易引发败血症。而且新生儿的血-脑屏障等屏障功能也不完善,一旦发生败血症,细菌更容易扩散到脑部等重要器官,加重病情。
五、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长期或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人体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肠道等部位的正常有益菌大量减少,而耐药的机会菌则容易过度繁殖并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例如,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大幅下降,使得原本受到抑制的机会菌如艰难梭菌等可能大量滋生,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能会损伤肠道黏膜,进而导致细菌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而且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还可能导致患者体内出现耐药菌感染,这些耐药菌往往是机会菌,其致病性和耐药性使得败血症的治疗更为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