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拉伤可通过症状初步判断,急性期要休息、冷敷、加压包扎,缓解期可热敷、康复训练,出现严重肿胀、畸形等情况需就医,预防要充分热身、选合适装备、增强肌肉力量。
一、韧带拉伤的判断
韧带拉伤后通常会有局部疼痛、肿胀,严重时可能出现淤血、活动受限等表现。可以通过观察受伤部位的症状以及结合受伤时的情况来初步判断是否韧带拉伤。比如运动中突然出现某个关节部位的异常疼痛、活动困难等。
二、急性期处理(受伤后0-48小时左右)
1.休息
立即停止引起韧带拉伤的活动,让受伤部位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例如运动者在跑步中发生韧带拉伤,应马上停止跑步。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出现韧带拉伤也需立即停止相关玩耍动作。
休息时可以将受伤部位适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因为抬高患肢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2.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以膝关节韧带拉伤为例,将冰袋包裹后放在膝盖周围,能有效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冰袋与皮肤的间隔,避免冻伤皮肤。
3.加压包扎
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压力要适中,既能起到限制肿胀进一步加重的作用,又不会影响血液循环。比如踝关节韧带拉伤,用弹性绷带从足部向小腿方向进行包扎,但要注意观察远端肢体的颜色和感觉,如果出现发紫、麻木等情况要及时调整包扎力度。
三、缓解期处理(受伤48小时后)
1.热敷
受伤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和组织修复。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热敷时要更注意温度和时间,防止烫伤。
2.康复训练
当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后,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例如膝关节韧带拉伤缓解期,可以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等长收缩训练(肌肉收缩但关节不产生运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训练不当导致再次损伤,同时要考虑儿童的依从性,采用适合儿童的游戏化训练方式来引导其进行康复训练。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四、就医指征
如果韧带拉伤后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受伤部位严重肿胀,难以活动,且肿胀持续加重。
2.受伤部位出现明显畸形,可能提示韧带断裂等严重情况。
3.经过急性期处理后疼痛等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
4.对于儿童韧带拉伤,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即使看似症状不重,也可能存在潜在的严重问题,如影响关节正常发育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五、预防措施
1.运动前充分热身
在进行体育活动或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动态拉伸等,让身体尤其是即将运动的部位做好准备,提高韧带等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不同年龄的人群热身方式有所不同,儿童热身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活动,如模仿动物动作等,帮助其活动开身体。
2.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
根据运动项目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进行篮球运动时佩戴护膝等保护装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韧带拉伤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运动装备的选择要合适,比如儿童的护具要符合其身体尺寸,确保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不影响正常活动。
3.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肌肉力量增强可以更好地稳定关节,减少韧带的受力。可以进行针对相关部位肌肉的力量训练,如进行腿部肌肉力量训练来保护膝关节韧带等。不同年龄人群的力量训练方式不同,儿童可以从简单的平衡、协调等基础力量训练开始,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加力量训练的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