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多种表现,体温异常包括发热、低体温及体温波动;感染相关局部有皮肤和创口异常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有寒战、乏力、头痛;循环系统有心率加快、血压变化;呼吸系统有呼吸频率增快、咳嗽;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易现精神萎靡、拒食,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状隐匿。
体温波动:体温可能不是持续固定在一个数值,而是有较大波动,时高时低,这是由于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播散等过程处于动态变化,机体的免疫反应也随之波动所致。
感染相关局部表现
皮肤表现:部分患者皮肤可能出现一些异常,如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可能是感染灶的局部表现,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蔓延导致败血症时,感染部位的皮肤会有相应炎症表现。另外,还可能出现皮疹,皮疹的形态多样,可为瘀点、瘀斑等,这是因为败血症时病原体释放的毒素等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渗出到皮肤组织中引起。
创口表现:如果患者有创口,如手术切口、外伤伤口等,创口可能出现异常,原本愈合良好的创口可能出现红肿、渗液增多、有异味等情况,提示可能有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引发败血症,因为创口是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
全身中毒症状
寒战:与发热往往相继出现,在体温上升期,患者会出现明显寒战,这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作用于机体,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从而产生寒战。例如,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寒战较为常见。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四肢酸软,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感染过程中机体消耗增加,毒素的吸收等因素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和功能状态。研究发现,败血症患者在早期常普遍存在乏力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毒素引起脑血管扩张、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头痛的程度可轻可重,一般随着病情变化而有所改变。
循环系统表现
心率加快:败血症时,机体为了应对感染,心脏会加快搏动来增加心输出量,以满足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所以患者心率会明显加快,可能超过100次/分钟,尤其是在病情处于进展阶段时,心率加快更为明显。
血压变化:早期部分患者血压可能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发展,若感染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血压下降,提示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表现,这是因为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导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等,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频率增快:机体在感染状态下,氧耗增加,为了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呼吸会加快,患者呼吸频率可能超过20次/分钟,以增加通气量,获取更多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咳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症状,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累及呼吸道,或者机体的免疫反应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但咳嗽症状可能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败血症早期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而且儿童不能准确表达自身不适,所以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的改变往往是比较重要的早期表现。例如,婴儿败血症时,可能表现为突然的哭闹不安、体温不稳定、不爱吃奶等。
老年人:老年人败血症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或者体温波动不规律,局部感染表现也可能不显著,而更易出现意识改变,如嗜睡、意识模糊等,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不明显等情况。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反应相对较弱,对感染的反应不如年轻人强烈,所以症状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败血症早期症状可能更隐匿,发热可能不明显,感染灶可能不明确,而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轻度异常的表现,如轻度的肝肾功能异常、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等,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来早期发现败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