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韧带拉伤的处理包括急性期休息制动、冰敷,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康复治疗分早期、中期、后期进行,严重完全断裂保守无效时考虑手术及术后康复,各阶段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训练,儿童患者需特殊关注。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制动:
肘关节韧带拉伤后应立即停止引起损伤的活动,使受伤的肘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例如,避免继续用受伤的手臂提重物、进行剧烈的屈伸等动作。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日常活动,防止在玩耍过程中再次损伤受伤的肘关节。
可使用三角巾或支具等对肘关节进行简单固定,保持肘关节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减少韧带的受力,这有助于减轻疼痛和防止损伤进一步恶化。
2.冰敷:
在拉伤后的48小时内,可进行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的肘关节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冰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冰敷。冰敷时要观察儿童的皮肤反应,如果出现皮肤苍白、发紫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冰敷。
二、药物治疗辅助
1.非甾体抗炎药: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合理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不过,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等,所以使用时要严格遵循医嘱。
三、康复治疗阶段
1.早期康复训练:
当急性期过后,可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肘关节的轻柔屈伸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用力。例如,患者可以缓慢地进行肘关节从屈曲到伸展的动作,每次活动保持一定的时间,如每次屈伸活动持续5-10秒,每天进行多次。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在家长的协助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强度要适中,以儿童能够耐受且不加重疼痛为度。
还可以进行肘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收缩但关节不产生运动,通过收缩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周围肌肉,增强肌肉力量,为肘关节提供更好的稳定支持。比如,患者可在保持肘关节固定的情况下,用力收缩肱二头肌,坚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
2.中期康复训练:
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进行肘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逐渐增加关节活动的幅度和力量。例如,患者可以尝试用受伤的手臂缓慢拿起较轻的物体,并进行屈伸动作,以进一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对于青少年患者,可根据其恢复情况适当增加一些轻度的力量训练,但要注意避免受伤。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平衡和协调训练,如使用平衡垫进行站立训练,锻炼肘关节周围肌肉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促进整体功能的恢复。
3.后期康复训练:
当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基本恢复后,可进行更接近正常活动的康复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如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成年患者,如果是从事需要肘关节高强度活动的工作,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相关训练,提高肘关节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四、手术治疗情况
1.手术指征:
如果肘关节韧带拉伤非常严重,出现韧带完全断裂且影响肘关节的稳定性,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一些复杂的韧带损伤,如严重的尺侧副韧带断裂,影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此时手术修复韧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术后康复:
手术治疗后,康复训练更加关键。术后早期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轻柔的康复活动,随着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术后康复需要遵循严格的计划,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康复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康复计划要更加个体化,确保康复训练既有效又不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