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可能出现近期和远期后遗症,近期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远期包括卵巢功能影响、子宫肌坏死、妊娠相关问题等,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后遗症,医生会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并沟通。
一、近期后遗症
疼痛
表现:术后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这是较为常见的近期反应。一般是由于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缺血缺氧引起的炎性反应导致。部分患者疼痛程度较轻,可自行缓解;但也有少数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能需要药物干预。
影响因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手术操作过程中栓塞剂的用量、栓塞范围等都会影响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其身体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评估疼痛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而有基础疼痛病史的患者,可能对术后疼痛更敏感。
发热
表现:术后1-2天内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这是机体对手术创伤和局部缺血的一种炎性反应。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情况。
影响因素:患者的自身免疫状况是重要影响因素,年轻、免疫功能良好的患者一般低热持续时间较短且程度较轻;而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发生高热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是否严格等也会影响发热情况,若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感染导致发热的概率会增加。
恶心、呕吐
表现: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与手术导致的身体应激反应、栓塞后子宫缺血引起的神经反射等有关。
影响因素:患者的基础胃肠道功能状况是重要因素,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胃溃疡、胃炎等,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另外,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等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刺激,从而诱发恶心、呕吐。
二、远期后遗症
卵巢功能影响
表现:有研究表明,子宫动脉栓塞术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或月经周期改变等。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大多是暂时的,多数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可逐渐恢复。不过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卵巢功能减退,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减少、闭经等,进而影响生育功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而言)。
影响因素:子宫与卵巢的血液供应有一定的解剖学关联,栓塞时子宫动脉的栓塞范围、栓塞剂是否误栓卵巢动脉等因素会影响卵巢功能。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年轻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较好,相对来说受手术影响后恢复的可能性较大;而接近围绝经期的女性,自身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术后卵巢功能受影响的风险相对较高。
子宫肌坏死
表现: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子宫肌坏死,这会导致子宫体积缩小、子宫肌层弹性下降等。患者可能出现月经改变,如月经量减少等,严重时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影响因素:栓塞剂的选择、栓塞的程度等是关键影响因素。如果栓塞剂选择不当或栓塞过度,就容易导致子宫肌坏死。同时,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子宫本身的血供状况等也会有一定影响,有子宫血管畸形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发生子宫肌坏死的风险可能增加。
妊娠相关问题
表现: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术后妊娠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风险增加。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组织不同程度地侵入子宫肌层,这会导致分娩时胎盘剥离困难,引起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子宫破裂则是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原手术部位发生破裂,危及母儿生命。
影响因素:手术对子宫肌层的损伤程度是重要影响因素,手术导致子宫肌层破坏越严重,妊娠后发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妊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患者的妊娠时机也很关键,一般建议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一定时间(如1-2年)再考虑妊娠,让子宫有足够的时间恢复,降低妊娠相关风险。不同年龄的女性妊娠后风险也不同,年轻女性妊娠后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好,但由于子宫肌层可能存在一定损伤,仍需密切监测;而高龄产妇本身妊娠风险较高,加上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影响,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的患者都会出现上述后遗症,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操作的精细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在决定是否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时,医生会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受益与可能出现的风险等,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